[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技术试验用试管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9974.9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锋;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B01F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技术 试验 试管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技术试验用试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端中心处固定有支撑立杆,支撑立杆上安装有活动固定件和定位件,定位件上端安装有调节结构,活动固定件下端安装有振荡驱动机构。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稳定,通过活动固定件、定位件的共同配合能够对试管进行有效固定,且能够方便对试验试管进行观察比较,同时通过振荡驱动机构无需电力即可对试管进行振荡,无需人工手动逐个振荡试管,操作方便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技术试验用试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方式。在进行生物技术试验时常常需要利用试管进行试验,且根据试验需要还需对试管进行振荡,传统的试管架结构简单,不具备振荡功能,往往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对试管进行逐个振荡,费时费力,且传统的试管架不可转动调节,不方便对不同侧试管进行观察比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技术试验用试管固定装置,通过活动固定件、定位件的共同配合能够对试管进行有效固定,且能够方便对试验试管进行观察比较,同时通过振荡驱动机构无需电力即可对试管进行振荡,无需人工手动逐个振荡试管,操作方便省力。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技术试验用试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端中心处固定有支撑立杆,支撑立杆上安装有活动固定件和定位件,定位件上端安装有调节结构,活动固定件下端安装有振荡驱动机构;
所述活动固定件包括固定方板,固定方板中心处竖直贯穿开有与支撑立杆滑动连接的导向连接孔,固定方板上端四个顶角处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方形边框,方形边框四侧均滑动连接有挡板,固定方板上端四侧均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若干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等距离分布,固定套筒位于方形边框内侧,固定套筒上开有竖直分布的观察槽,固定套筒下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螺钉与固定方板固定连接,固定方板上端固定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复位弹簧;
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圆环,连接圆环与支撑立杆上端外壁转动连接,连接圆环外壁四侧均设有水平分布的内螺纹连接管,连接圆环通过内螺纹连接管连接有定位边框,定位边框四侧均开有与固定套筒外壁滑动连接的定位孔,定位边框四侧均开有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内旋有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杆内端穿过螺纹连接孔与内螺纹连接管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上端与定位边框下端固定连接,定位边框位于方形边框下方;
所述振荡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横轴,转动横轴后端水平穿过支撑立杆与支撑立杆转动连接,转动横轴位于支撑立杆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连接有凸轮,凸轮上端滑动连接有升降连接件,安装底板上端前侧垂直设有固定立板,转动横轴前端滑动穿过固定立板并连接有手摇柄,升降连接件包括升降管,升降管内壁与支撑立杆外壁滑动连接,升降管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下端与凸轮滑动连接,升降块上端设有连接柱,升降管下端开有与连接柱过盈配合的固定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下端安装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连接孔下端边缘设有连接圆环,升降管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转动滚珠,转动滚珠上端与连接圆环下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端外侧均设有手拉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未经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