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9852.X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段亮亮;许旭芳;胡伟;盘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42;A61L15/40;A61L15/28;A61L15/44;A61L15/20;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广东雅商律师事务所 44652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素 蛋白 卫生巾 护垫 护理 基材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护理基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素蛋白纳米乳6.0%‑10.0%、增稠剂1.0%‑5.0%、成膜剂0.25%‑2.0%、保湿剂40.0%‑60.0%、乳酸杆菌0.1%‑0.5%、促进剂0.1%‑1.0%、抗敏剂0.1%‑1.0%、增溶剂1.0%‑5.0%、无刺激防腐组合0.5%‑1.0%,余量为纯水,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使女性阴部的刺激感和痛痒不适感明显降低,缓解阴部发炎、阴部瘙痒、刺痛等症状,丝素蛋白纳米乳采用微纳米的小分子渗透技术,在外阴皮肤表层给予多个纳米级触肤点,让其余有效成分的穿透性增强,刺云豆胶可与丝素蛋白纳米乳中的螺旋蛋白结构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增稠活胶凝,在水中形成多相组成的凝胶网格结构,使产品具有更好的黏性表现和结构顺滑度,且制得的卫生巾不起丝、不黏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巾护理基材,特别是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卫生巾和护垫产品贴近外阴皮肤,女性外阴处由于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会引起外阴红肿、痛痒不适等感觉,而且化学物质的长时间接触易造成阴道菌群失衡和微生态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素蛋白纳米乳6.0%-10.0%、增稠剂1.0%-5.0%、成膜剂0.25%-2.0%、保湿剂40.0%-60.0%、乳酸杆菌0.1%-0.5%、促进剂0.1%-1.0%、抗敏剂0.1%-1.0%、增溶剂1.0%-5.0%、无刺激防腐组合0.5%-1.0%,余量为纯水。
所述增稠剂为刺云豆胶。
所述成膜剂为药用级聚维酮k90。
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
所述促进剂为愈创木精油。
所述抗敏剂为沉香精油。
所述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
所述无刺激防腐组合为相同比例的甘油辛酸酯、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和丁二醇。
制备上述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丝素蛋白纳米乳、乳酸杆菌和保湿剂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在转速为50-60转/分下混合5-10分钟,制得组分A。
2)、将上述重量份数的促进剂、抗敏剂、增溶剂和无刺激防腐组合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在转速为50-60转/分下混合5-10分钟,制得组分B。
3)、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纯水加入主搅拌釜中,接着将组分A加入主搅拌釜中,保持转速在50-60转/分搅拌5-10分钟,然后将组分B在45℃以下加入主搅拌釜中,保持转速在50-60转/分搅拌5-10分钟,最后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增稠剂和成膜剂加入主搅拌釜中,保持转速在50-60转/分搅拌15-25分钟,静置,出料。
应用上述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的卫生巾或护垫,将所述丝素蛋白美肌卫生巾或护垫护理基材喷涂于无纺布的表层,然后对所述无纺布进行滚轮挤压,再进行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卫生巾卫生巾或护垫,添加丝素蛋白纳米乳、增稠剂、成膜剂、保湿剂、乳酸杆菌、促进剂、抗敏剂、增溶剂、无刺激防腐组合并使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使得女性阴部的刺激感和痛痒不适感明显降低,缓解阴部发炎、阴部瘙痒、刺痛等症状,丝素蛋白纳米乳采用微纳米的小分子渗透技术,在外阴皮肤表层给予多个纳米级触肤点,让其余有效成分的穿透性增强,且能在短时间内抵达外阴皮肤深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