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8877.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柯情;刘晓刚;王帅东;俞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聚能罩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罩层和第二罩层,第一罩层位于第二罩层的上方,第一罩层和第二罩层套设于燃烧器的混气室的外侧,第一罩层和第二罩层形成的空腔为第一空气预热区,第一空气预热区连通于外火盖的火孔,第二罩层与盛液盘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空气预热区,第二空气预热区连通于内火盖的火孔,第一罩层的内圈与混气室间隔设置,第二罩层的内圈与混气室的侧壁贴合。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对内火盖和外火盖上的二次空气补充的分流,使得经第二空气预热区预热以后的二次空气直接补充至内火盖,不会被外火盖上的火焰卷吸,进而保证了内、外火盖上的燃气被完全燃烧,降低了烟气,提升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具产品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高端燃气灶产品也是在追求更大的热负荷和更高的热效率,因此出现了带聚能罩的产品,单层罩、双层罩甚至是多层罩。采用聚能罩之后,可以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将燃烧后的烟气与二次空气分隔开来,使得二次空气可以更好的更纯净的补充到火焰根部,从而提升热效率;再比如加上聚能罩之后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热气(热辐射、热对流)往面板走,可以减少面板的温升,减轻爆裂风险。
而现有的灶具上的聚能罩的内圈与混气室的外侧壁间隔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一方面导致内环二次空气补充易与外环二次空气补充混合,使得内环的二次空气被外环火焰卷吸导致内环的二次空气补入不足,进而影响内环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聚能罩和混气室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外环的火焰可以直接照射到盛液盘和混气室上,导致这些零部件的温度升高,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灶具聚能罩与混气室之间具有间隙导致的热效率低且易造成盛液盘等其他零部件温升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聚能罩,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罩层和第二罩层,所述第一罩层位于所述第二罩层的上方,所述第一罩层和所述第二罩层套设于燃烧器的混气室的外侧,所述第一罩层和所述第二罩层形成的空腔为第一空气预热区,所述第一空气预热区连通于外火盖的火孔,所述第二罩层与盛液盘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空气预热区,所述第二空气预热区连通于内火盖的火孔,所述第一罩层的内圈与所述混气室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罩层的内圈与所述混气室的侧壁贴合。
在本方案中,第一空气预热区和第二空气预热区用于将空气预热后再流向外火盖和内火盖并参与燃烧,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补充至外火盖和内火盖的二次空气是经过预热的进而提高内、外火盖的燃烧效率。而将第二罩层的内圈设置成与混气室的侧壁贴合,这样就实现了对内火盖和外火盖上的二次空气补充的分流,使得经第二空气预热区预热以后的二次空气直接补充至内火盖,不会被外火盖上的火焰卷吸,进而保证了内、外火盖上的燃气被完全燃烧,降低了烟气,提升了热效率。同时,第二罩层将外火盖的火焰与盛液盘隔离,使得外火盖的火焰无法直接照射在盛液盘上,进而避免盛液盘温升过高以防止产生安全隐患。而且,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第二罩层不能相对混气室晃动,可对聚能罩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较佳地,所述灶具聚能罩还包括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罩层的内圈的外缘上,所述弹性密封件沿所述第二罩层的内圈的整个周向延伸,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混气室的侧壁贴合,且所述弹性密封件能耐高温并具有弹性。
在本方案中,在第二罩层的内圈的外缘上连接一个弹性密封件,一方面使得弹性密封件可进一步地将混气室的侧壁与第二罩层的内圈相贴合,进而防止第二空气预热区的空气被外火盖的火焰卷吸,以提高内火盖的燃烧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罩层的外圈的边缘具有一向下的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二罩层的外圈的边缘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第一外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相对应并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能圈
- 下一篇:用于合并和压缩紧凑环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