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芯光纤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7724.1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龙;陶然;周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芯光纤插座,该插座解决了现有的单芯光纤插座不具备快速插拔功能,且光纤接触体不可拆卸、光信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单芯光纤插座,所述光纤插座包括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4)、针前绝缘体(15)、针前垫片(16)、大弹簧B(17)、针后垫片(18)、针后绝缘体(19)、卡簧B(20)、Φ2.5光纤插针B(21)。本发明的单芯光纤插座的设计在结构上不仅使其与插头对接时保证了接触长度,而且在保证对接长度的同时,实现了光纤插针的拆卸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单芯光纤插座。应用于光纤通信、光电信息转换、船舶、兵器、航空航天等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单芯圆形光纤连接器插座在与插头对接时一般采用的是普通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不具备快速插拔功能,且光纤插座在与插头对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影响光信号的传输。同时现有的光纤接触件一般采用卡爪的固定方式,在对接时还具有光信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大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插座快速插拔,以便实现光信号的完整传输,同时具备光纤接触体可拆卸功能,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光纤插座,国内外目前无此类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芯光纤插座。该单芯光纤插座可与插头实现快速插拔,且Φ2.5光纤插针可拆卸,且Φ2.5光纤插针可保证接触长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芯光纤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4)、针前绝缘体(15)、针前垫片(16)、大弹簧B(17)、针后垫片(18)、针后绝缘体(19)、卡簧B(20)、Φ2.5光纤插针B(21),所述针前绝缘体(15)和针后绝缘体(19)通过卡簧B(20)固定在插座壳体(14)内部腔体中,且在针前绝缘体(15)内设有针前垫片(16),针后绝缘体(19)内设有针后垫片(18),Φ2.5光纤插针B(21)轴向置于针前绝缘体(15)和针后绝缘体(19)中,针前垫片(16)和针后垫片(18)套装在Φ2.5光纤插针B(21)外周,且在Φ2.5光纤插针B(21)的外周套装有大弹簧B(17),大弹簧B(17)置于针前垫片(16)与针后垫片(18)之间,将Φ2.5光纤插针B(21)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14)外周面设有弧面槽(1-1)。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座壳体(14)的方盘体末端面上安装有方盘垫圈(22)。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座壳体(14)外周面沿圆周设有5个定位键,包括1个“凹”字型定位键(14-2),位于“凹”字型定位键(14-2)两侧的2个矩形定位键A(14-3),以及位于矩形定位键A下方的2个弧形定位键A(14-4)。
进一步地,所述针前绝缘体(15)包括第二圆柱体本体(15-1),在第二圆柱体本体(15-1)内设有第一阶梯型内孔(15-2),且在第二圆柱体本体(15-1)的外周上沿圆周方向设有1个第三矩形定位槽(15-3)和4个第三弧形定位键(15-4);
所述针前垫片(16)为外周具有阶梯面的中空圆柱体形状,针前垫片(16)置于第一阶梯型内孔(15-2)中,且阶梯面与第一阶梯型内孔(15-2)相配合将针前垫片(16)与针前绝缘体(15)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针后绝缘体(19)为中空圆筒体,在中空圆筒体末端内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23),且在第一环形凸台(23)内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矩形开口(23-1),且在第一环形凸台(23)的前端面上设有2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凹槽(23-2),2个矩形凹槽(23-2)分别与矩形开口(23-1)呈垂直角度,且在中空圆筒体的外周沿圆周方向设有1个第二矩形定位槽(23-3)以及4个第二弧形定位键(23-4)。
进一步地,所述大弹簧B(17)的横截面为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纳米聚合物液流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偏载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