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精密车削刀具干涉校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7633.8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房丰洲;游开元;闫广鹏;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车削 刀具 干涉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干涉校验方法,可基于此方法指导超精密车削刀具选择。可通过不等式约束预先分离求解区域,实现干涉校验。利用最优化等数值方法实现零度前角及非零前角刀具前刀面干涉校验;同时可实现刀具刃口曲线干涉校验以及复杂后刀面干涉校验,其中复杂后刀面包括圆柱形、圆锥形及含有多个后角的复合后刀面情形。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刀具干涉校验方法,能够预先校核刀具参数,避免由于刀具干涉问题引起的加工碰撞、工件及刀具损伤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复杂零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精密加工刀具干涉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先进光学、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等领域,超精密车削技术由于高效的加工效率及确定性的材料去除,成为了首选的超精密加工方式之一。近些年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迅猛,可加工材料由传统的铝、铜等金属材料,拓展到红外晶体等硬脆性材料。加工此类硬脆性材料,使用负前角刀具可有效抑制加工表面碎裂,延缓刀具磨损,在企业批量生产中得到青睐。与此同时,随着光学产业生态日益丰富,加工工件面型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在加工过程中,如刀具选择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刀具与被加工工件发生干涉,从而影响加工表面质量,损坏刀具、影响机床精度及稳定性。
目前,采用的刀具干涉校验方法大多采用截面法提取工件表面信息,并定位到凹陷位置利用凹陷处的最小曲率半径确认刀鼻半径最大值,利用表面法矢变化极差确定刀具刃口包括角最小角度,最终实现零度刀具刀鼻半径及包括角参数选择。但此类方法不能实现非零前角刀具干涉校验,且现有方法对于刀具特征面校核尚不完备。在加工小口径深凹器件时,工程中会用到第二后角副后刀面刀具,而此前方法未涵盖刀具副后刀面干涉校核。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刀具干涉校验方法实现任意前角刀具全面干涉校核方法,以在加工前指导刀具参数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实现非零前角刀具干涉校验,全面校核刀具特征面的超精密车削刀具干涉校验方法。
一种超精密车削刀具干涉校验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⑴建立刀具、工件、机床坐标系并在相应坐标系下得到刀具及工件数学表达式;
⑵由工件及刀具几何信息得到刀具控制点加工轨迹;
⑶选取第i个加工控制点P,并在机床坐标系下确定此时待加工工件数学表达式,以及控制点P处的刀具前刀面、后刀面等特征方程;
⑷利用同一时刻前刀面方程及工件表面方程求解干涉深度
⑸利用同一时刻后刀面方程及工件表面方程求解干涉深度如有多个副后刀面,可利用同一时刻多个副后刀面方程及工件表面方程求解最小距离…;
⑹重复步骤3~5,遍历加工轨迹任意点,并得到最小值Δz1,最小值Δz2,最小值Δz3;
⑺对比Δz1、Δz2与切深大小关系,以此判断刀具前后刀面是否干涉;通过判断Δz3是否大于零,判断副后刀面是否干涉;同时,由于刀具刃口为前后刀面交线,如前后刀面都未发生干涉,则可保证刀具刃口未发生过切现象。
上述的刀具干涉校验方法中,步骤2输入的刀具轨迹包含利用离散控制点驱动刀具的点集数据;该方法可校核的刀具前角任意;刀具后刀面为参数可表达形状且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副后刀面;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可基于工件初始位姿确定工件初始表面方程,并根据工件运动形式,确定任意刀具控制点对应时刻的工件表面方程;根据刀具控制点与刀具的相对几何关系,利用刀具几何参量,得到任意控制点处的刀具特征面方程;并在线性不等式约束及非线性不等式约束下求解任意控制点对应的刀具特征面与工件的干涉深度及最小距离;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方法可实现刀具前刀面干涉校验,适用于零度前角及非零前角刀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