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7493.4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康淑娟;朱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岩热解 分析 评价 | ||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勘探地质录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包括进样系统、热解炉、分流系统、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信号采集控制系统、计算机,所述热解炉分别与进样系统、分流系统连接,所述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与分流系统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控制系统控制连接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同时信号采集控制系统与计算机通讯。本发明,在检测岩石热解产生的烃类物质总量的同时检测热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含量;所得数据可靠,具有良好使用效果的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勘探地质录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
背景技术
岩石热解分析主要是测量岩石样品中的烃类物质含量。把样品进行高温加热,产生挥发或裂解出来的烃类物质,通过分析烃类物质的含量,用来确定有机质类型、评价烃源岩中的有机质丰度及估算生油量、确定烃源岩演化程度、识别地层当中的油气显示。其中,气态烃总量显示为S0,不能单独准确的检测出甲烷含量。
而目前针对甲烷的气体检测方式,主要有采用非色散红外方式和催化燃烧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无法定量地校正背景气体如水分的交叉干扰,同时需要防止过程气体中粉尘对分析仪器内光学视窗的污染。因此样气必须经过复杂的预处理系统脱去粉尘和水分后再送入气体分析设备进行检测,这些气体分析系统往往存在诸多缺陷,如:气体的采样和预处理系统达不到分析仪器要求,导致仪器容易损坏、维护和检修周期短;采样和预处理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价格昂贵;系统响应时间迟滞,无法完全满足工业过程实时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致密岩热解分析评价仪,包括进样系统、热解炉、分流系统、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信号采集控制系统、计算机,所述热解炉分别与进样系统、分流系统连接,所述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与分流系统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控制系统控制连接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同时信号采集控制系统与计算机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烃类总量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包括烃类总量分析系统以及甲烷含量分析系统,其中:烃类总量分析系统包括底座、喷嘴、极化极探臂以及收集极探臂,所述喷嘴通过紧固螺帽安装到底座,所述极化极探臂以及收集极探臂安装到检测器塔本体上,检测器塔本体通过塔顶板组件安装到到热解炉上,所述极化极探臂以及收集极探臂与信号采集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甲烷含量分析系统基于TDLAS甲烷气体浓度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与底座之间设有石墨垫圈,该喷嘴采用陶瓷材料,且其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带螺钉孔的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塔本体外壁开设有两个长槽,内中部具有凸台,位于两个长槽之间设有两个圆孔,在检测器塔本体径向方向上开设有两个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极探臂收集极采用不锈钢材料,形状为圆筒形,上部设一圆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系统为不锈钢结构,该不锈钢结构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圆盘式结构,所述不锈钢结构顶部为与喷嘴连接的内螺纹结构,下部为外螺纹结构,与热解炉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结构内部通路为锥形结构,喷嘴与内螺纹结构直接具有密封垫,所述圆盘式结构上设置四个圆孔和与检测器塔本体连接固定的两个内螺纹孔,所述不锈钢结构的侧面还设置有燃气气路、助燃气气路以及样品气分流气路,所述燃气气路、助燃气气路以及样品气分流气路与底座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炉包括炉管以及热解炉基座,其中所述炉管安装在热解炉基座上,上部与底座焊接连接,与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热解炉基座与底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