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双端内密封圈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6841.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地;程永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双端内 密封圈 安装 检测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弯管双端内密封圈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工作台上设若干个加工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轨,工作轨上设有弯管夹具,弯管夹具用于夹固待加工弯管;弯管夹具由工作轨驱动依次行经各的加工工位,并在加工工位上执行相应的加工操作;加工工位包括进行弯管自动上料的上料工位、进行弯管内密封圈插装的安装工位、进行弯管内密封圈安装检测的检测工位以及进行弯管自动下料的卸料工位。本发明通过振动盘实现管件、密封圈自动上料,利用中间转台实现不同工位管件定位、密封圈装配、打标、检测,实现不锈钢管件打标、内密封圈装配全自动化作业,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系统运行稳定性高,插装质量高,能有效提高弯管内密封圈的安装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弯管双端内密封圈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管式输送是现在常见的一种输送方式,多用于气体或液体的输送,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管式输送的输送管路一般由多根输送管连接组合而成,并非一体成型,而被输送的气体或液体具有易漏性,为了避免输送物质的泄露和特定环境下输送管路的安全性,在输送管的连接处一般设有密封结构,以保证输送管路的正常使用。输送管路的安装必要地用到一些连接管件,为了提高实际安装效率,一些连接管件在生产过程中就包含了密封圈的安装工序。为了能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需要在连接管件的内凹环中嵌入内密封圈,目前的内密封圈均采用人工安装,在一些大型的管道中,用户可将手指直接伸入管道内安装,安装过程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管道,例如家用的4分、6分管,通常操作人员难以将手指直接伸入管道,同时密封圈常态下的直径大于管口的开口尺寸,因此,需要将密封圈缩径或是扭曲后方可安装入管道内,造成安装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弊端。连接用的弯管作为常用的一种连接管件,安装时需要在相互成90度的两端内凹环方向上进行内密封圈的安装,如何根据弯管密封圈双端安装的特点,设计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对企业生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弯管双端内密封圈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弯管双端内密封圈安装检测一体化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若干个加工工位,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轨,所述工作轨上设有弯管夹具,所述弯管夹具用于夹固待加工弯管;所述弯管夹具由所述工作轨驱动依次行经各所述的加工工位,并在所述加工工位上执行相应的加工操作;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进行弯管自动上料的上料工位、进行弯管内密封圈插装的安装工位、进行弯管内密封圈安装检测的检测工位以及进行弯管自动下料的卸料工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所述加工工位上设置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弯管振动盘、弯管输送轨和弯管夹爪,所述弯管夹爪将弯管输送轨输出端的弯管逐一夹装到所述加工工位的弯管夹具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工位上设置内密封圈自动插装装置,所述内密封圈自动插装装置包括内密封圈振动盘、内密封圈输送轨、内密封圈送料底座和插装头,所述内密封圈送料底座包含取圈孔,将内密封圈振动盘和内密封圈输送轨输送来的内密封圈逐一推送至所述取圈孔上,由所述插装头插取后再插装到安装工位的弯管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工位上设置内密封圈检测装置,所述内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活动调节支架和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活动调节支架上并由其调节检测端方位,用以对准检测工位上弯管的沉口端进行内密封圈安装检测。
更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工位上设置自动卸管装置,所述自动卸管装置包括弯管夹爪和卸管通道,其中所述卸管通道包括合格产品卸管通道和不合格产品卸管通道,所述弯管夹爪将卸料工位上的弯管夹送至所述合格产品卸管通道或不合格产品卸管通道。
更进一步地,弯管夹具包括圆弧型的V形槽,所述V形槽端部两边分别设有锁紧件对放置在V形槽内的弯管进行压紧,所述锁紧件为前端伸出所述V形槽内侧并设有弹簧玻珠的柱形件,其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V形槽两侧,便于安装的同时,可以调节弹簧玻珠伸出所述V形槽的距离,以调整对其内弯管的夹紧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检测仪的刷卡区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桁架木模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