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6785.6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馗;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云微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徐志威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热堆电 红外 测温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红外热成像机测量人体辐射的温度,记为T0;(2)测量人体与红外热成像机的直线距离,记为L0;(3)将T0和L0带入梯度上升算法计算出补偿的温度值Ta,将T0和Ta相加得到补偿后的温度值T1;(4)相同环境下重复步骤(1)‑(3)至少十次,得到至少十组温度值T1、T2……T10;(5)将步骤(4)得到的温度值T1、T2……T10利用中间值算法计算出平均温度值,该平均温度值为距离L0下的补偿后的温度值,记为Tb;本发明通过梯度上升算法和中间值算法计算出在确定距离下红外测热成像温度补偿,使得远距离测温具有较高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接触测温技术领域,涉及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体温的测量,主要应用于非接触式测温(不需要接触待测部位即可测量温度)。这样红外线体温计测温,可以减少疾病的间距传染的风险,相对安全、并且测量结果准确。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脸识别+非接触测温打破了非接触式远距离测温的技术限制,将测量的温度值与个人信息相对应,避免了信息匹配错误情况的发生;但是,人脸识别测温时,距离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大气中存在很多分子微粒,会吸收红外辐射,显然,如果测温系统离目标物体的距离越远,红外辐射在大气中受到的衰减也会越大,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也越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红外测温距离影响测温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红外热成像机测量人体辐射的温度,记为T0;
(2)测量人体与红外热成像机的直线距离,记为L0;
(3)将T0和L0带入梯度上升算法计算出补偿的温度值Ta,将T0和Ta相加得到补偿后的温度值T1;
(4)相同环境下重复步骤(1)-(3)至少十次,得到至少十组温度值T1、T2……T10;
(5)将步骤(4)得到的温度值T1、T2……T10利用中间值算法计算出平均温度值,该平均温度值为距离L0下的补偿后的温度值,记为Tb。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热堆电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6)改变人体与红外热成像机的直线距离,记为Li;
(7)相同环境下重复步骤(1)-(5)得到不同直线距离Li下的补偿后的温度值,记为Tbi;
(8)建立补偿后温度值和距离的模型,运用拟合工具获得模型参数A、B,并建立模型方程Tbi=A*Li+B。
进一步的,对于步骤(8)得到的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验证步骤如下:
(8.1)将测得相同距离下的不同人体的温度值代入步骤(8)的模型方程,获得相同距离下的不同人体补偿后的温度进行统计,得到其中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与实际的人体温度相比;
(8.2)将大量不同距离得到的补偿后的温度进行统计,得到其中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与实际人体温度进行比较;
(8.3)调整参数A、B的值,精确模型方程。
进一步的,步骤(2)中采用激光测距装置测量人体与红外热成像机的直线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梯度上升算法和中间值算法计算出在确定距离下红外测热成像温度补偿,解决了现有红外红外测温距离影响测温精度的温度,使得远距离测温具有较高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云微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云微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