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5943.6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秦友强;焦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保护 电路 管理 系统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电连接于电芯单元及外接端口之间以形成供电回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单元、第二保护单元以及感测开关单元;所述第一保护单元电连接于电芯单元与第二保护单元之间;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芯单元的预设位置,且所述感测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保护单元电性连接;在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被触发导通,且所述第一保护单元未截止所述供电回路的情形下,控制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保护所述电芯单元。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具有安全性高、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具有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源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无论在电子通讯领域,还是交通运输领域等,都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按照规范使用时通常是安全的,但在内部或机械故障的情况下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例如,当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如过充、挤压、高温或短路时。可能导致过热,散发烟雾甚至起火爆炸。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保护芯片可以监控充电和放电过程,并在过程有可能超出电池安全工作范围的风险时进行干预。然而,当锂离子电池保护芯片失效时,则无法对电池进行风险预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具有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保护电芯单元。
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电连接于电芯单元及外接端口之间以形成供电回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单元、第二保护单元以及感测开关单元;所述第一保护单元电连接于电芯单元与第二保护单元之间;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芯单元的预设位置,且所述感测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保护单元电性连接;及在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被触发导通,且所述第一保护单元未截止所述供电回路的情形下,控制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保护所述电芯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护单元包括保险丝、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保险丝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险丝的第三端与外接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感测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电性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感测开关单元为温度开关,若所述温度开关侦测到电芯单元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触发所述温度开关导通,从而触发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以加热所述第一电阻,熔断所述保险丝以保护所述电芯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感测开关单元为微动开关,若所述电芯单元受热膨胀被挤压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导通,从而触发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以加热所述第一电阻,熔断所述保险丝以保护所述电芯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保护单元,所述第三保护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芯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被触发导通,所述第一保护单元未截止所述供电回路且所述第三保护单元没有触发所述第二保护单元的情形下,控制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保护所述电芯单元。
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所述电芯单元以预设电流放电时,若所述感测开关单元被导通,则触发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保护所述电芯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护单元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与所述预设电流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电流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