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点仿筋骨式防弯通讯光纤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5378.3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芯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43 | 代理人: | 郭莹 |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点 筋骨 式防弯 通讯 光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点仿筋骨式防弯通讯光纤,属于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在光缆内镶嵌多个对称设置的多曲防弯索,且利用仿骨骼高弹弧杆保持单元化的波浪形状,节点处依靠一对仿关节微转球实现自锁,模仿动物筋骨的形式对光纤进行内部防护,可以将大规模的弯折分解成多个安全范围内的轻微弯折,降低对光纤的干扰和损伤,同时设置多个仿神经触点球来对光纤实现可控防护,正常状态下可以对瞬时冲击力进行抵消,在缓压状态下可以触发自我保护机制,通用仿肌腱连接丝束模仿肌肉收缩现象来提高强度阻止进一步弯折,并且可以放松重复触发,具有长久的防护寿命,显著提高光纤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节点仿筋骨式防弯通讯光纤。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事业飞跃发展,光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光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一般切忌弯折过大,这是由于光缆内部的光纤是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实现的,光线垂直光纤端面射入,并与光纤轴心线重合时,光线沿轴心线向前传播,弯曲度过大,就会造成部分光线无法正常通过,也就导致光功率下降,进而造成信号损耗,弯折幅度过大时甚至会导致光传输受损,造成通讯故障,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
尤其是通信工程内的重要通讯部分,例如数据传输节点,一旦出现光纤弯折过大的现象,干扰数据传输或者是中断数据传输的损失十分重大,因此这部分的光纤应该重点防护防止过弯现象,然后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外物进行防护,但是仍难以避免在敷设过程中的弯折现象,特别是肉眼不易察觉的微弯,也容易对光纤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节点仿筋骨式防弯通讯光纤,它可以实现在光缆内镶嵌多个对称设置的多曲防弯索,且利用仿骨骼高弹弧杆保持单元化的波浪形状,节点处依靠一对仿关节微转球实现自锁,模仿动物筋骨的形式对光纤进行内部防护,可以将大规模的弯折分解成多个安全范围内的轻微弯折,降低对光纤的干扰和损伤,同时设置多个仿神经触点球来对光纤实现可控防护,正常状态下可以对瞬时冲击力进行抵消,在缓压状态下可以触发自我保护机制,通用仿肌腱连接丝束模仿肌肉收缩现象来提高强度阻止进一步弯折,并且可以放松重复触发,具有长久的防护寿命,显著提高光纤的使用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节点仿筋骨式防弯通讯光纤,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外侧包裹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包裹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多曲防弯索,所述多曲防弯索包括多个仿骨骼高弹弧杆,且相邻的仿骨骼高弹弧杆关于连接点中心对称,所述仿骨骼高弹弧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仿关节微转球,且相邻仿骨骼高弹弧杆上的仿关节微转球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仿关节微转球上固定连接有触点卡球,另一个所述仿关节微转球上开设有与触点卡球相匹配的限转弧槽,且限转滑槽与触点卡球之间滑动卡接,所述仿骨骼高弹弧杆凹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仿神经触点球,所述仿神经触点球远离仿骨骼高弹弧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支点单开筒,所述仿神经触点球与左右相邻的一对仿关节微转球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仿肌腱连接丝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