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5327.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定成;张小冰;肖志坚;王瑞祥;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监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有环境监测控制电路和环境监测控制仪,环境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有电源及由电源供电的控制电路、光照采集电路、噪声采集电路、紫外线采集电路、PM2.5采集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蓝牙通讯电路以及显示屏;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芯片,光照采集电路包括有光照传感器和模数转换模块U4,噪声采集电路包括有感声件U8,紫外线采集电路包括有紫外线传感器U2,PM2.5采集电路包括有PM2.5传感器U7,温湿度采集电路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U1,蓝牙通讯电路包括有一蓝牙模块U9,显示屏与控制芯片相连。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实现了多内容多数据的采集后,还能优化电路结构,减少接线及电子元件的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了人类当前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除了保护环境外,对环境的监测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环境监测一般会用到环境监测仪。然而现有的环境监测仪为了方便接线及电路的布局,其监测内容较少,若是想要实现多内容多数据的采集,无疑会使电路的布局和接线更加繁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进行多内容多数据采集,且电路结构简单,接线少的环境监测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有环境监测控制电路和环境监测控制仪,所述的环境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有电源及由电源供电的控制电路、光照采集电路、噪声采集电路、紫外线采集电路、PM2.5采集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蓝牙通讯电路以及显示屏;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芯片;所述的光照采集电路包括有可获取环境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且该光照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一模数转换模块U4后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噪声采集电路包括有用于获取环境噪声信号的感声件U8,该感声件U8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紫外线采集电路包括有可将环境紫外线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紫外线传感器U2,该紫外线传感器U2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PM2.5采集电路包括有可获取环境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的PM2.5传感器U7,该PM2.5传感器U7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温湿度采集电路包括有可获取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U1,该温湿度传感器U1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蓝牙通讯电路包括有一蓝牙模块U9,该蓝牙模块U9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的显示屏同样与控制芯片相连。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紫外线采集电路还包括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3和稳压芯片LDO1,所述的紫外线传感器U2的型号为ML8511,稳压芯片LDO1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地端接地、输出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使能端、紫外线传感器U2的7脚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紫外线传感器U2的4脚,紫外线传感器U2的10脚与地之间连接有所述的电容C2,紫外线传感器U2的5脚接地,紫外线传感器U2的8脚连接在控制芯片的使能端,电容C1连接在紫外线传感器U2的7脚和地之间,电容C3连接在紫外线传感器U2的7脚和稳压芯片LDO1的输出端之间,电容C4连接在稳压芯片LDO1的输入端和地之间。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温湿度采集电路还包括有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4、电阻R5和稳压芯片LDO2,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U1的型号为AHT10,稳压芯片LDO2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地端接地、输出端连接在电容C5的一端、温湿度传感器U1的4脚、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在温湿度传感器U1的3脚,该端同时连接在控制芯片的SCL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温湿度传感器U1的2脚,该端同时连接在控制芯片的SDA引脚,温湿度传感器U1的5脚和6脚均接地,稳压芯片LDO2的输入端与地之间连接有所述的电容C6,稳压芯片LDO2的输出端与地之间连接有所述的电容C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