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4559.4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30 | 分类号: | C05F17/30;C05F7/00;C05F15/00;C02F11/131;C02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污泥 结合 堆肥 处理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太阳能污泥干化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干化;
S2.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堆肥发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通过翻抛机翻抛所述的污泥,并使所述的污泥不断向前翻抛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
步骤S1.1,加入含水率高于完成预干化后的污泥的有机物,并继续通过太阳能污泥干化方法进行干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将含水率高的城市有机垃圾堆积在含水率低的污泥的上侧,通过翻抛机继续对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进行翻抛,使得含水率低的污泥和含水率高的有机污泥在翻抛机的作用下继续混合直至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的含水率达到要求,同时翻抛机使所述的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不断向前翻抛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翻抛机继续往前翻抛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并使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翻入污泥堆肥发酵槽内,由于污泥的颗粒间存在间隙的,空气能在污泥堆肥发酵槽内部流通,通过沿着污泥堆肥发酵槽底部布置的穿孔管在污泥发酵的过程中不断向污泥堆肥发酵槽内鼓入空气,并同时通过污泥大棚的温室效应,在高温和不断鼓入的空气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促进料仓内的污泥降解发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干化方法是指在太阳能污泥干化大棚中进行干化,且在所述的太阳能污泥大棚内通过除湿风机进行除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含水率80%的污泥送入太阳能污泥干化大棚,通过翻抛机翻抛所述的污泥,并使所述的污泥不断向前翻抛移动,污泥在翻抛机的翻抛作用下待含水率降至60%时可实现造粒,而后继续通过连续的翻抛使造粒后的污泥的含水率降至35%;
在步骤S1.1中,将含水率60%的有机垃圾堆积在污泥的上侧,并通过翻抛机继续对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进行翻抛,使得含水率低的污泥和含水率高的有机污泥在翻抛机的作用下继续混合直至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的含水率达到45%;
在步骤S2中,翻抛机继续往前翻抛将含水率45%的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翻入污泥堆肥发酵槽内,由于污泥的颗粒间存在间隙的,空气能在污泥堆肥发酵槽内部流通,通过沿着污泥发酵料槽底部布置的穿孔管在污泥发酵的过程中不断向污泥堆肥发酵仓内鼓入空气,并同时通过污泥大棚的温室效应,在高温和不断鼓入的空气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促进料仓内的污泥降解发酵,同时在污泥堆肥发酵槽内通过翻抛设备对污泥和有机物的混合物进行翻抛,直至污泥的含水率降至35%。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布置在污泥堆肥发酵槽底部的营养土输送机将沿污泥堆肥发酵槽内的物料送至大棚外。
9.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污泥干化结合污泥堆肥的处理方法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污泥干化大棚,所述的太阳能污泥干化大棚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的进料通道内设有翻抛机和除湿风机,所述的翻抛机用于翻抛和移动污泥及有机物和污泥的混合物,所述的进料通道上依次设有污泥干化造粒区和污泥混合区,在污泥混合区的起始处上侧还设有有机物输送机,以用于将有机物输送至污泥的上方,所述的进料通道的末端设有污泥堆肥发酵槽以作为污泥堆肥发酵区,沿污泥堆肥发酵槽底部设有成组的穿孔管,所述的穿孔管与风机相连以在污泥发酵的过程中不断向污泥条剁内鼓入空气,污泥堆肥发酵区内还设有翻抛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槽底端中部设有营养土输送机,以将沿污泥堆肥发酵槽内的物料送至大棚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5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