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转移二维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4550.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东;翁士瑞;甄伟立;朱文卡;张昌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H01L29/1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转移 二维 材料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精准转移二维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上获取二维材料;
(2)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上旋涂PMMA,加热使PMMA固化形成PMMA膜,使二维材料附着在PMMA膜下方;
(3)将附着有二维材料的PMMA膜与衬底分离,然后放置在去离子水中漂洗后,利用透明载体黏附PMMA膜并将其从去离子水中捞出;用透明载体捞出PMMA膜时,PMMA膜附着有二维材料的一面朝外;所述透明载体为PET;
(4)将附着有PMMA膜的透明载体倒贴在位移台的机械臂上,在显微镜下,移动机械臂将其转移至目标衬底的目标位置;待PMMA膜与透明载体间的水分蒸发完,即可取下透明载体;然后去除位于目标衬底上的PMMA膜,在目标衬底上仅留下转移的二维材料,即可实现二维材料的精准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衬底上获取二维材料的方法包括气相沉积法、机械剥离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20℃,加热的时间为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附着有二维材料的PMMA膜与衬底分离的方法有刻蚀法、电化学鼓泡分离法或超声鼓泡分离法。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制备二维材料异质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目标衬底上预放另一种二维材料,使转移的二维材料定点与预放的另一种二维材料贴合,从而制备得到二维材料异质结;具体方法为:
(1)在衬底上获取二维材料;
(2)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上旋涂PMMA,加热使PMMA固化形成PMMA膜,使二维材料附着在PMMA膜下方;
(3)将附着有二维材料的PMMA膜与衬底分离,然后放置在去离子水中漂洗后,利用透明载体黏附PMMA膜并将其从去离子水中捞出;用透明载体捞出PMMA膜时,PMMA膜附着有二维材料的一面朝外;
(4)将附着有PMMA膜的透明载体倒贴在位移台的机械臂上,然后在目标衬底上预放另一种二维材料;在显微镜下,移动机械臂使附着在PMMA膜下的二维材料定点与目标衬底上的另一种二维材料贴合,待PMMA膜与透明载体间的水分蒸发完,即可取下透明载体;然后去除位于目标衬底上的PMMA膜,即完成二维材料异质结的制作。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制备器件电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目标衬底上提前加工好底电极,使二维材料定点与底电极贴合,一步制备二维材料器件,具体方法为:
(1)在衬底上获取二维材料;
(2)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上旋涂PMMA,加热使PMMA固化形成PMMA膜,使二维材料附着在PMMA膜下方;
(3)将附着有二维材料的PMMA膜与衬底分离,然后放置在去离子水中漂洗后,利用透明载体黏附PMMA膜并将其从去离子水中捞出;用透明载体捞出PMMA膜时,PMMA膜附着有二维材料的一面朝外;
(4)将附着有PMMA膜的透明载体倒贴在位移台的机械臂上,然后在目标衬底上提前加工好底电极;在显微镜下,移动机械臂使附着在PMMA膜下的二维材料定点与目标衬底上的底电极贴合,待PMMA膜与透明载体间的水分蒸发完,即可取下透明载体;然后去除位于目标衬底上的PMMA膜,在目标衬底上只留下转移的二维材料与底电极制成的器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5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