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4246.9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那辰星;陆欣;付美明;徐书明;汤志颖;邹努;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欧菊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及方法,包括物料装置模块、切换矩阵和测试仪器机柜,所述物料装置模块可放置不同的被测元器件,所述测试仪器机柜包含有不同的测试仪器,所述切换矩阵可控制所述物料装置模块和所述测试仪器机柜连接,并将不同被测元器件连接到不同的测试仪器上;所述物料装置模块包括测试夹具、吸嘴、飞达和直线振动筛,所述测试夹具用于放置被测元器件,所述吸嘴用于吸取贴片元器件,所述飞达用于给使用料盘封装的贴片元器件喂料,所述直线振动筛用于将料管封装的元器件送出。本发明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及方法,通过实现多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共用同一套装置,从而可以支持多种类型、规格的元器件和不同的上料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包括关于IQC来料检测环节,IQC即来料品质检验,指对采购进来的原材料、部件或产品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即在供应商送原材料或部件时通过抽样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检验,并最后做出判断该批产品是接收还是退换,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元器件进行规格参数的检测。IQC是企业产品在生产前的第一个控制品质的关卡,如把不合格品放到制程中,则会导致制程或最终产品的不合格,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仅影响到公司最终产品的品质,还影响到各种直接或间接成本。但是,按照产品的物料清单需要测试的元器件种类、规格比较多。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手工检测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一般耗时较长,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要求,各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一致性也较差,为此急需一种可以支持多种类型、规格的元器件和不同的上料方式的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可以实现多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共用同一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及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料检装置,包括物料装置模块、切换矩阵和测试仪器机柜,物料装置模块可放置不同的被测元器件,测试仪器机柜包含有不同的测试仪器,切换矩阵可控制物料装置模块和测试仪器机柜连接,并将不同被测元器件连接到不同的测试仪器上;物料装置模块包括测试夹具、吸嘴、飞达和直线振动筛,测试夹具用于放置被测元器件,吸嘴用于吸取贴片元器件,飞达用于给使用料盘封装的贴片元器件喂料,直线振动筛用于将料管封装的元器件送出。
其中,物料装置模块、切换矩阵和测试仪器机柜均由测试系统控制切换矩阵控制物料装置模块和测试仪器机柜连接前,测试系统通过扫描料盘或者料管上的二维码,对应扫描物料的放置的位置号,然后将物料放置好,通过切换矩阵线路连接,从而系统可通过切换矩阵控制物料装置模块和测试仪器机柜连接将不同被测元器件连接到不同的测试仪器上。
本发明一种智能料检装置通过实现多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共用同一套装置,从而可以支持多种类型、规格的元器件和不同的上料方式,节省了测试仪器设备占地体积,还可自动设别电子元器件类型并自动测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嘴上设置有相机。由此,吸嘴在取料时,相机可以先拍摄待测电子元器件的图像,给吸嘴将要吸取的物料定位,判别方向和正反面,完成电子元器件类型识别、尺寸比对、字符识别,然后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到对应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装置模块内部固定设置有X轴和Y轴,X轴和Y轴为互相垂直的线性滑轨。由此,可通过滑轨定位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嘴设置于X轴和Y轴上并可在X轴和Y轴上自由移动。其中,线性滑轨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吸嘴和相机固定安装于伺服电机上,伺服驱动器可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吸嘴和相机在线性滑轨上自由移动达到指定的位置。由此,吸嘴可带动相机在X轴和Y轴上移动,识别出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尺寸后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到测试夹具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相机拍摄图像,从而检测到放置好后即可启动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