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型超表面的多功能超宽带极化旋向调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901.9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军;翟治珠;胡晓龙;王文静;吴必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165 | 分类号: | H01P1/165;H01Q15/00;H01Q15/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多功能 宽带 极化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型超表面的多功能超宽带极化旋向调控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层和中间介质层,中间介质层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结构片。本发明调控器可以在6.92‑14.98GHz的频带范围内可以同时调控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表面极化转化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U型超表面的多功能超宽带极化旋向调控器。
背景技术
极化是电磁波的基本特性之一,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三种。其中圆极化可分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极化状态在天线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人们希望能自由改变极化状态。然而,传统的极化转化器具有厚度大,体积大,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因此,人们一直在尝试设计出更优异的极化转化器。
近年来,超表面由于其轻薄、性能可设计的优异特性被用于极化调控器的设计,各种极化转化器相继被提出,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线极化转线极化,线极化转圆极化,圆极化转圆极化,器件的性能也在持续的优化进步中。然而,现有的器件仍然遗留着很多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器件都是单一功能的,要么具有线极化转化功能,要么具有圆极化转化功能,很少有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2018年林宝琴等人对其进行研究,并在《physicalreview applied》上发表了一篇名为“Multiple-Band Linear-Polarization Conversion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in Reflection ModeUsing a Symmetric AnisotropicMetasurface”的文章,公开了一款多功能的极化旋向转化器,该器件能够同时实现线极化以及圆极化的控制。但是该器件工作在多个频点上,连续带宽较窄,使用中会对工作频带有较大的限制。
对于器件工作带宽的扩充永无止境,目前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1)增加层数,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增加器件的带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在增加带宽的同时,也会增加器件的厚度和体积;(2)利用C4结构的超表面来实现,这种方法制造的调控器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3)在已经发现的结构上增加一些可调的结构,例如挖缝、加金属边框等,通过增加可调节的参数来进一步扩大带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原有结构,调节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
总而言之,现有的极化波调控器具有功能单一、工作频带窄、器件复杂等缺点,少有器件能够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U型超表面的多功能超宽带极化旋向调控器,该调控器可以在6.92-14.98GHz的频带范围内可以同时调控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U型超表面的多功能超宽带极化旋向调控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层和中间介质层,中间介质层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结构片。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U形结构片的厚度hu范围为0.025-0.035mm。
底层金属层和中间介质层的边长P相同,P的范围为10.5-11.5mm。
两个U形结构片分别沿表层金属层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对角线位置设置。
两个U形结构片之间的距离d范围为0.2-3.2mm。
每个U形结构片的长度L的范围为5.2-6.2mm。
每个U形结构片的宽度W的范围为2.5-2.6mm。
每个U形结构片内部的凹槽宽度n的范围为1.5-1.7mm。
每个U形结构片内部的凹槽长度m范围为3-5.5mm。
中间介质层hm的厚度范围为3-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