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柄翅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606.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莫昭展;黄远抗;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马赟斋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果 叶片 组织 诱导 茎芽扩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柄翅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包括步骤:采集枝条上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对叶片消毒后进行切割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培养;生根培养;进行移植。本发明本发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柄翅果实生幼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达到了73%以上,移植成活率达到了83%以上。本发明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种苗生长一致等特点,可直接用于柄翅果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柄翅果的推广种植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柄翅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柄翅果,学名:Burretiodendron esquirolii(Levl.)Rehd.,渐危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乱砍滥伐,现仅散见于次生林中,以柄翅果占优势的天然林已很难找到。
柄翅果在天然林中,常是林分的上层林木;在疏林中林内幼树较多,与其他植物组成较大群落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罗甸羊里地区,柄翅果常与车筒竹、白腊树、来树、楝树、余甘子、石岩枫、杭子梢、假烟叶树等种类组成林分。
柄翅果尚未进行大量引种试验和种子育苗繁殖方法。当果实由绿色变为褐色时即可采摘,将其在通风干燥处荫干,不宜爆晒或堆沤,宜随采随播或湿砂贮藏,若干藏则在短期内种子完全丧失发芽力。
然而,有性繁殖存在着分化的问题,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遗传改良增益,而组织培养却能保证后代的相对一致和提高遗传增益。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柄翅果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柄翅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能够实现柄翅果苗木的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柄翅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茎芽扩繁的方法,以下步骤:
(1)外植体采集:采集枝条上的叶片作为外植体;
(2)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对叶片消毒后进行切割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3)不定芽诱导培养: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培养,得到不定芽芽丛;
(4)生根培养:对不定芽芽丛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
(5)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
优选地,所述步骤(1),在一年生柄翅果枝条上采集叶片作为外植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先对叶片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乙醇中,再使用H2O2消毒并用水冲洗;最后将消毒后的叶片进行切割,并将其叶面朝上水平接种到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少30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条件为:
N6培养基,3.0mg/L核黄素,0.5mg/L PVP,1.0mg/L 2,4-D,0.5mg/L NAA,0.5mg/L活性碳,30g/L蔗糖,7.0g/L琼脂,pH为5.4-5.8。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将愈伤组织中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接触的部分切除后,移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少25天。
优选地,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条件为:
N6培养基,4.0mg/L核黄素,0.5mg/L PVP,0.5mg/L 6-BA,0.1mg/L NAA,0.5mg/L活性碳,30g/L蔗糖,7.0g/L琼脂,pH值为5.4-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未经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发酵膜分离提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够修补表面缝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