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168.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涛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7B1/22;B07B1/4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4441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有机肥料 挤压 造粒机 | ||
1.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a10),所述支撑组件(a10)包括固定底板(a110)、支撑架(a120)、料仓(a130)和第一支撑板(a140),所述支撑架(a120)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a110),所述第一支撑板(a14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a120)顶部,所述料仓(a130)固定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a140),所述料仓(a130)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a150);
造粒组件(a20),所述造粒组件(a20)包括第一电机(a210)、螺旋给料机(a220)、第一壳体(a230)、造粒辊(a240)、第二电机(a250)和第一安装架(a260),所述第一安装架(a26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a120)内侧,所述第一电机(a210)和所述螺旋给料机(a22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a260)顶部,所述第一电机(a2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螺旋给料机(a220),所述第一出料管(a150)连通于所述螺旋给料机(a220)的进料口,所述螺旋给料机(a220)的出料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a230),所述第一壳体(a230)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a120)和所述第一安装架(a260),所述造粒辊(a240)对称设置两个,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a230),且其中一个所述造粒辊(a240)的轴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a250)的输出端,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的表面均均匀设置有半球形凹槽阵列,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相向转动,且使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上的半球形凹槽阵列相互贴合,所述第二电机(a25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a230)的正面,所述第一壳体(a230)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管(a280);
筛分组件(a30),所述筛分组件(a30)包括第三电机(a310)、第二壳体(a320)、滚筒筛(a330)、进料斗(a340)和固定架(a380),所述固定架(a380)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a110),所述第二壳体(a32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a120)和所述固定架(a380)之间,所述第三电机(a31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a120),所述第三电机(a3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滚筒筛(a330),所述滚筒筛(a330)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a320)内,所述进料斗(a3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a320)一侧,所述第二出料管(a280)非接触连通于所述进料斗(a340),所述进料斗(a340)的出料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a320)且端部延伸入所述滚筒筛(a330)内,所述滚筒筛(a330)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筛网(a331)和第二筛网(a332),所述第二壳体(a320)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存料斗(a350)和第二存料斗(a360),所述第一存料斗(a350)位于所述第一筛网(a331)下方,所述第二存料斗(a360)位于所述第二筛网(a33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网(a331)和所述第二筛网(a332)上均均匀开设有筛孔,所述第二筛网(a332)的筛孔孔径和肥料粒径均小于所述第一筛网(a331)的筛孔孔径,且所述第二筛网(a332)的筛孔孔径小于肥料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a230)内设有集料罩(a231),所述集料罩(a231)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a230),且所述螺旋给料机(a220)的出料管连通于所述集料罩(a231),所述集料罩(a231)底端对准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的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造粒辊(a240)下方均设置有刷渣器(a270),所述刷渣器(a270)包括连接杆(a271)、弹簧套(a272)和毛刷(a273),所述连接杆(a27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a230)内壁,所述弹簧套(a27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a271)和所述第一壳体(a230),所述毛刷(a273)安装在所述连接杆(a271)末端,且所述毛刷(a273)与所述造粒辊(a240)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涛,未经朱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