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主式无线供电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2622.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睿;谢满承;王越;刘水根;国家栋;侯倡同;许康旺;陆浏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0;B60L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徐爱萍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主 无线 供电 微型 运输车 充电 电路 系统 | ||
1.一种基于自主式无线供电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电路及接收端电路;其中,
所述发送端电路包括VDC输入电源、H桥氮化镓逆变器、LCL型补偿器及滤波电容C1;所述LCL型补偿器包括电感线圈L1、电感线圈La及电容器Cs1,所述电感线圈La、电容器Cs1及电感线圈L1依次串联在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的正极,所述滤波电容C1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感线圈La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感线圈L1的输出端;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与所述VDC输入电源相连接;
所述接收端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2、电容器Cs2、电容器C2、Bulk电路、三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线圈Lb、充电电池及电容器Cout;所述电容器Cs2连接在所述电感线圈L2的正极,所述Bulk电路正极与所述电容器Cs2,负极与所述电感线圈L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电容器Cs2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容器Cs2和所述Bulk电路之间,所述电容器Cs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线圈L2的负极和所述Bulk电路之间相连接;所述三极管D1和所述电感线圈Lb依次串联在所述Bulk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电感线圈Lb输出端,所述充电电池负极连接在所述电容器Cout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正极连接在所述三极管D1输出端,负极连接在所述电容器Cout的负极;所述电容器Cout一端连接在电感线圈Lb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
所述发送端电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之间通过所述电感线圈L1与所述电感线圈Lb进行互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CL型补偿器在所发送电路用于提供负载变化的恒定电路;所述Bulk电路用于通过占空比来调节实际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系统在发送端电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之间通过所述电感线圈L1与所述电感线圈Lb进行互感时的真实反射阻抗可表示为:
其中,M表示互感系数,并且ω=2πf,f为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的工作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电路在完全耦合时,所述发送端电路的发送支路的阻抗为:
其中,L1表示电感线圈L1的电感值;Cs1表示电容器Cs1的容值;Zr表示所述发送端电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之间通过所述电感线圈L1与所述电感线圈Lb进行互感时的真实反射阻抗;j表示阻抗的虚部,也就是-1的开方;ω=2πf,f为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的工作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电路的总阻抗为:
根据欧姆定律,H桥氮化镓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可表示为:
其中,Zin表示发送端电路的总阻抗;j表示阻抗的虚部,也就是-1的开方;ω=2πf,f为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的工作频率;La表示电感线圈La的电感值;C1表示滤波电容C1的容值;||表示或运算;VDC表示VDC输入电源的输入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运输车充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电路电感线圈L1的轨道电流为:
所述发送端电路输出的总功率表示为:
其中,Iin表示H桥氮化镓逆变器输出的电流;I1表示发送端电路电感线圈L1的轨道电流;Re表示求实部的运算;Zr表示发送端电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之间通过所述电感线圈L1与所述电感线圈Lb进行互感时的真实反射阻抗;Req表示实际阻抗;M表示互感系数,并且ω=2πf,f为所述H桥氮化镓逆变器的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26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PEEK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检测器件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