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用坩埚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1521.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盛;朱许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3/10;B01F15/00;B02C4/08;B02C4/30;B02C4/42;B08B9/087;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电池 材料 生产 坩埚 | ||
本发明专利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用坩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外表层、耐热层和加强层,且它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所述锅体的中间位置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锅体的四周,且固定座呈环形分布;本发明专利通过锅体、第一电机、混合结构、粉碎结构和收尘结构的设置,具有可以对原料进行有效粉碎,提升原料混合效果,将原料混合均匀,且能够防止原料混合产生扬尘,进而能够提升锂电池生产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坩埚功无法对原料进行粉碎,使得原料的混合均匀度较差,影响了锂电池负极的生产质量,从而导致锂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用坩埚。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医乏,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锂电池是迄今为止通用性最强、适应性最广的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采用石墨烯衍生物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主要是利用其优良的导电性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导电率。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通常使用石墨坩埚,石墨坩埚以天然鳞片石墨为主体原料,具有耐高温、导热性能强、抗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目前锂电池生产使用的坩埚功能单一,无法对原料进行粉碎,只能对石墨烯衍生物和活性材料进行简单混合,使得原料的混合均匀度较差,影响了锂电池负极的生产质量,从而导致锂电池性能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对原料进行有效粉碎,提升原料混合效果,将原料混合均匀,且能够防止原料混合产生扬尘,进而能够提升锂电池生产质量的坩埚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用坩埚,具备可以对原料进行有效粉碎,提升原料混合效果,将原料混合均匀,且能够防止原料混合产生扬尘,进而能够提升锂电池生产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坩埚功无法对原料进行粉碎,使得原料的混合均匀度较差,影响了锂电池负极的生产质量,从而导致锂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负极电池材料生产用坩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外表层、耐热层和加强层,且它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所述锅体的中间位置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锅体的四周,且固定座呈环形分布,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栓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与底座栓接,所述锅体的顶部设置有锅盖,所述锅盖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锅体的内腔设置有混合结构,所述锅体的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锅体右侧的底部铰接有出料门,所述锅体的左侧设置有粉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底部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右端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锅盖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管,且导向管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部栓接有收尘结构,且收尘结构位于锅体的右侧,所述导向管与收尘结构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表层由特制的釉层和致密的成型材料制成,且外表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耐热层由天然石墨为原材料并采用黏土作为粘结剂制得,所述加强层由石墨和塑性耐火黏土高温烧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搅拌轴、连接环、搅拌叶和斜杆,所述搅拌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且搅拌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座与锅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搅拌轴的表面,所述搅拌叶栓接于连接环的表面,所述斜杆固定安装在搅拌叶的顶部和底部,且斜杆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粉碎结构包括粉碎箱、进料斗、第二电机、转动轴和粉碎辊,所述粉碎箱的底部与下料管之间连通,所述进料斗与粉碎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电机栓接于粉碎箱的左侧,所述转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栓接,且转动轴与粉碎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粉碎辊固定安装于转动轴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设备及缺陷标记方法
- 下一篇:定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