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1320.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代春龙;魏明勇;高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极 间距 调控 功能 电化学 水处理 装置 | ||
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上下两面均开口的池体,池体为绝缘材质且其一侧设有进水管,池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池体内设有固定电极,池体内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电极,池体的上方设有绝缘材质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从第一电极内穿过,第一伸缩杆的四周设有数个与之连接的第二伸缩杆。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的水处理量选用不同数量的电极参与,同时适应性调节进水速率,再通过转动的锥形杆抵消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速率差,从而提高池体内的存水量,提高单位时间内钙镁钠等离子的吸附量;当需要处理的水量较少时,可缩减参与水处理的电极面积,以减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参与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在电极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目前而言,电极板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而每个时间段需要处理的水量却很难恒定,因此,在设计电极板的比表面积时,通常会按照最大处理水量来设计,这就导致了在处理水量小的情况下,电极板依然全部参与水处理,使得电极板得不到有效利用,且会持续损耗电极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上下两面均开口的池体,池体为绝缘材质且其一侧设有进水管,池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池体内设有固定电极,池体内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电极,池体的上方设有绝缘材质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从第一电极内穿过,第一伸缩杆的四周设有数个与之连接的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外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二电极,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均与第二电极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安装第三电极,第三电极的外缘顶部开设一圈凹槽,第二电极的内缘顶部设有一圈凸沿,凸沿可与凹槽搭接,第三电极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螺套,螺套均螺纹连接螺杆的上端,螺杆的下端分别轴承连接L型杆的一端,L型杆的另一端共同固定安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周与池体的内壁紧密接触配合,第三电极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固定安装于池体内,第三电极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上端,池体内设有横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链轮和第一齿轮,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池体下部设有横向的锥形杆,锥形杆的外周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通过棘轮机构安装同样的链轮,两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锥形杆的外周开设数个水槽,进水管为L型结构且其竖向部分设有阀门,阀门的阀杆外端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为倒U型结构且其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极的顶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支杆的一端,支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的固定杆外周。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第二电极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一螺孔,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外周均设有外螺纹,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一螺孔内且与之螺纹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第一电极的顶面和固定电极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数个L型板,池体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数个第二螺孔,L型板上均开设有可与第二螺孔共中心线的通孔,通孔内均设有螺栓,螺栓均与对应的第二螺孔螺纹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固定电极的外周开设一圈槽道,槽道内固定安装密封胶圈,密封胶圈与池体的内壁紧密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出水管为三通管,其外部两管端均设有阀门。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间距调控功能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的池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数个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