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0920.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刘文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臻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6 | 分类号: | H01H71/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黄家权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大道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断路器 金属片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以上受热变形的导电块、以及位于相邻两导电块之间的绝缘层;两块以上导电块相互串联或并联连接,首块导电块和末块导电块分别接入负载电路。本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能在不增加发热体的基础上,保证低电流环境下产生足够的热变形量和足够的脱扣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脱扣装置,具体是一种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
背景技术
热脱扣装置上一般设置双金属片结构以实现热脱扣效果;工作原理是:当电路上电流增大,相应地通过双金属片的电流也会增大,导致双金属片热变形而驱使脱扣机构上的触头分开,使电路断路,从而达到限流保护。同样形状、材质的双金属片热变形量由温升决定,而温升又由双金属片自身的阻值决定;如果一味追求增大双金属片的内阻,那么就需要使双金属片变薄和/或变细,这样会导致双金属片的刚度变差,进而导致推动脱扣机构的机械力不足,可见内阻与刚度之间是反比关系;此外,电流大小也是影响双金属片热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流越大双金属片热变形量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现有热脱扣装置一般只适用于大电流的电路中;为解决现有双金属片中内阻与刚度不能平衡的问题、及不适用于低电流(特别是1A以下电流)电路的问题,市面上的热脱扣装置一般会外加辅助发热的发热体(如:发热丝等),令有足够刚度的的双金属片额外受热变形推动脱扣机构完成脱扣动作,但外加发热体会导致热脱扣装置成本增加,体积增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热脱扣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本金属片结构能在不增加发热体的基础上,保证低电流环境下产生足够的热变形量和足够的脱扣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电流断路器的金属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以上受热变形的导电块、以及位于相邻两导电块之间的绝缘层;两块以上导电块相互串联或并联连接,首块导电块和末块导电块分别接入负载电路。
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导电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负载电路或上一块导电块的输出端,导电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负载电路或下一块导电块的输入端。
所述导电块由一条形金属件迂回延伸或盘旋延伸等延伸方式而成;所述输入端设置于导电块一延伸端上,输出端设置于导电块另一延伸端上。
所述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上设置有用于接入负载电路的导电件。
相邻两导电块之间通过焊接、螺接、铆接、夹紧或导电胶等相电连接。
所述绝缘层为绝缘薄膜或绝缘涂料等。
所述导电块至少部分与绝缘层相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金属片结构巧妙的把两块以上导电块相互叠加连接,相邻两导电块之间使用绝缘层分隔,这样能在保证金属片结构整体热变形量足够的同时,可使两块以上导电块的刚度叠加,从而确保金属片结构有足够的力推动脱扣机构;此结构下,导电块的形状可以做成很薄、很细,适用于低电流(0.3A)的负载电路;由于本金属片结构通低电流即可产生足够的热量,并满足相应的热变形量,所以本金属片结构可取消发热体的设置,进而节省了空间,生产操作更便捷,节约生产成本,与外加发热体间接加热的方式相比、本金属片结构的发热性能更灵敏,特别适合电器开关小型化的需求,尤其适用于航空领域中的相关电气产品中,如飞机上的控制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片结构的主视图。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片结构不同方位的立体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片结构不同方位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金属片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臻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臻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