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噪声分发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0729.1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杜清河;任汉珣;黄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W12/041;H04W12/0431;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噪声 分发 物理层 安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噪声分发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发送人工噪声分发请求RAB,人工噪声分发请求RAB包括此次通信的用户信息以及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生成的临时随机数字秘钥DA;
S2、安全协作节点SCN接收人工噪声分发请求RAB后,将临时随机数字秘钥DA与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的本地数字秘钥KA进行比特模二相加,安全协作节点SCN得到一组重新组合后的长度为Lbits的秘钥K′A并进行预处理;随后,安全协作节点SCN利用MD5散列函数对算法秘钥K′A进行加密,得到不可逆的随机序列并利用该随机序列产生干扰噪声信号ZKA;安全协作节点SCN随机生成长度同样为V bits人工噪声序列zAB,并利用zAB产生人工噪声信号ZAB;安全协作节点SCN将干扰噪声信号ZKA与安全通信所需的人工噪声信号ZAB进行基带叠加得到发送信号SK,1;将发送信号SK,1发送给合法发送者Alice,确定合法发送者Alice接收的信号和合法接收者Bob接收的信号yB,1;
S3、安全协作节点SCN利用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的临时随机秘钥DA与合法接收者Bob的本地数字秘钥KB进行模二相加,然后对长度为Lbits的组合K′B进行预处理;再将组合后的密钥分段输入到MD5 hash函数汇总得到随机序列并利用产生干扰噪声信号ZKB,并对ZKB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使得ZKB~CN(0,1);最后将干扰噪声信号ZKB和人工噪声信号ZAB进行基带叠加得到发送信号SK,2,将发送信号SK,2发送给合法接收者Bob,确定合法发送者Alice接收的信号yA,2和合法接收者Bob接收的信号
S4、合法发送者Alice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yA,2对人工噪声信号ZAB进行联合估计并得到人工噪声估计量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利用人工噪声估计量对保密信号X进行干扰后发送发射信号SA,3给合法接收者Bob,合法接收者Bob接收到信号yB,3,合法接收者Bob通过对yB,1,和yB,3进行联合检测能够得到保密信号X的估计信号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噪声分发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人工噪声分发请求RAB的长度为Lbits;安全协作节点SCN作为物理层安全协作节点,事先储存合法信息发送者Alice和合法接收者Bob各自的本地数字秘钥KA、KB,且长度均为Lbit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噪声分发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秘钥K′A进行预处理具体为:
S201、对K′A按128bits进行分组,不足128bits的末尾补0,最终得到分组后长度为Vbits的密钥序列p为分组个数,V≥L;
S202、安全协作节点SCN利用MD5算法计算出密钥中的每个分组序列的hash值
S203、将步骤S202中计算的每个hash值进行组合,得到长度为V bits的hash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