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0723.4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思源;李博;马晶;谭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H04B10/11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激光 通信 复合 跟踪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探测单元(1)、粗瞄跟踪单元(2)、精瞄跟踪单元(3)、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粗瞄执行机构(5)和精瞄执行机构(6);
捕获探测单元(1):用于捕获对方发射信标光,粗跟踪时,切换至大视场、低帧频状态,并输出补偿量给粗瞄跟踪单元(2),进而控制粗瞄执行机构(5)跟随光斑转动;精跟踪时,切换至小视场、高帧频状态,输出补偿量给精瞄跟踪单元(3),进而控制精瞄执行机构(6)跟随光斑转动;
粗瞄跟踪单元(2):用于接收捕获探测单元(1)的补偿量来驱动粗瞄执行机构(5)进行粗跟踪;还用于接收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输出的前馈控制量进一步跟踪调节实现稳定跟踪;
粗跟踪的过程具体为:由捕获探测单元(1)计算出脱靶量信息作为补偿量,将所述脱靶量信息传递给粗瞄跟踪单元(2),粗瞄跟踪单元(2)通过脱靶量信息得出粗瞄执行机构(5)的输出量,从而控制二维转台运动;粗瞄跟踪单元(2)将光斑拖拽至标定好的通信中心点附近后,通过光斑位置来对捕获探测单元(1)中CCD探测器的阈值、曝光时间及采样帧频进行自适应调整,完成从捕获视域向跟踪视域切换;
精瞄跟踪单元(3):用于驱动精瞄执行机构(6)根据捕获探测单元(1)的补偿量进行精跟踪;
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将粗瞄执行机构(5)的位置偏差、速度信息以及精瞄执行机构(6)的位置偏差、偏转速度作为模型输入量,输出前馈控制量给粗瞄跟踪单元(2);
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输出前馈控制量的过程为:
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的输入为A=[x1 x2 x3 x4],其中,x1为粗瞄跟踪单元(2)根据捕获探测单元(1)的补偿量计算得到的期望位置与粗瞄执行机构(5)的实际位置之差,x2为粗瞄执行机构(5)的转速,x3为应变片传感器距离中心位置偏移角度,x4为应变片传感器的偏转速度经过低通滤波后的输出值,
根据输入A,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输出粗瞄执行机构(5)的力矩信息,并作为前馈控制量加载至粗瞄跟踪单元(2)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捕获探测单元(1)采用CCD作为探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粗瞄跟踪单元(2)、精瞄跟踪单元(3)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在DSP控制器中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粗瞄执行机构(5)采用伺服电机,精瞄执行机构(6)采用内置应变片传感器的压电陶瓷。
5.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卫星光通信终端的捕获探测单元(1)探测到对方发射信标光之后,首先启动粗瞄跟踪单元(2)进行粗跟踪;
步骤二、当满足精瞄启动条件时,启动精瞄跟踪单元(3)进行精跟踪,同时启动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输出前馈控制量;
步骤三、粗瞄跟踪单元(2)根据捕获探测单元(1)输出的补偿量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输出的前馈控制量进一步跟踪调节,逐步实现稳定跟踪后开启信号光,实现双向激光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跟踪解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模型(4)设置4个输入层、4个隐含层和1个输出层:
输入层:输入矩阵为A=[x1 x2 x3 x4];
隐含层:隐含层输出矩阵B=[h1 h2 h3 h4],隐含层输出矩阵元A(i)表示输入矩阵元,输入层索引项i=1,2,3,4;隐含层索引项j=1,2,3,4;激活函数其中e为自然常数;ωij为输入层到隐含层的权值系数;aj为隐含层的阈值;
输出层:预测输出其中ωj为隐含层到输出的层权值系数,b为输出层的阈值;
探测器的误差E=Y-Opre,Y为理想状态下粗瞄执行机构的补偿量,通过E来对权值系数及阈值进行更新,更新公式为ωij=ωij+ηB(j)(1-B(j))A(i)ωijE,ωj=ωj+ηB(j)E,aj=aj+ηB(j)·(1-B(j))ωE,b=b+E,其中η∈(0,1)为学习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7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离混合稀土碱性废水中的氟和磷的方法及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