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0715.X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继;徐淑江;杜广青;申安彬;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A61M16/16;C25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包括触摸按键以及电源开关,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功能结构,功能结构包括显示屏幕、提手、纯水箱盖,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机箱出风口和电源出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PEM纯水箱、PEM电解池、气水分离器以及湿化瓶,所述外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电源线;本发明的电解液为PEM纯水,所以其电解出的氢气浓度可以维持在2%,首先对人体呼吸类疾病治疗效果更好,并且不会有任何的爆炸危险,本发明通过延长续航能力与水汽的双重过滤进行配合,使得人体呼吸到的氢气不会有太多的水汽,也就不会出现咳嗽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氢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氢机就是通过电解生产氢气的设备,通过各项医学案例表明,人体吸入百分之二浓度的氢气,可以显著的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并且在治疗呼吸类疾病时,吸入氢气有显著的效果。
一般来说,长效吸氢比短时间吸氢更能提高组织器官中的氢气浓度,因为吸氢之后各组织内达到饱和的速率是不同的,各种医学案例表明,使用百分之二的氢气浓度具有治疗效果,而浓度再高一点,就随时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而且现有的吸氢机一般电解出来氢气之后,都是直接吸入人体,如果在长时间的吸氢过程中,人体吸入太多的水汽,则经常会有咳嗽,所以需要一种能够长时间使用并且不会让人体吸入太多水汽的吸氢机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包括触摸按键以及电源开关,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功能结构,功能结构包括显示屏幕、提手、纯水箱盖,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机箱出风口和电源出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PEM纯水箱、PEM电解池、气水分离器以及湿化瓶,所述外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湿化瓶的顶部设置有湿化瓶盖,所述湿化瓶盖上设置有出氢气口,所述出氢气口能够连接有呼吸软管,所述外壳体对应湿化瓶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湿化瓶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湿化瓶为杯体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触摸按键、显示屏幕、提手以及纯水箱盖设置在外壳体的顶部,所述提手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幕设置在提手一侧,所述触摸按键设置在显示屏幕的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机箱出风口、电源出风口以及电源开关设置在外壳体的背部,所述电源出风口开设在对应蓄电池位置,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靠近电源线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PEM纯水箱与PEM电解池通过水管连接,所述PEM电解池与气水分离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排水管与PEM纯水箱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软管与湿化瓶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氢机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解液为PEM纯水,所以其电解出的氢气浓度可以维持在2%,首先对人体呼吸类疾病治疗效果更好,并且不会有任何的爆炸危险,本发明通过延长续航能力与水汽的双重过滤进行配合,使得人体呼吸到的氢气不会有太多的水汽,也就不会出现咳嗽情况的出现,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理框架图。
图中:1、外壳体;11、触摸按键;12、显示屏幕;13、提手;14、纯水箱盖;15、机箱出风口;16、电源出风口;17、电源线;18、电源开关;2、湿化瓶;21、出氢气口;22、湿化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