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0355.3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风;曹洪;骆冠勇;潘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隆翔鹰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水平 渗流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1)、水袋(9)和盖板(10),
所述模型箱(1)内依次划分为左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左部区域设置为上游水箱(5),右部区域设置为下游水箱(6),且位于右部区域的模型箱(1)侧壁上设置有与下游水箱(6)相通的出水口(13),所述中部区域划分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下部区域设置为砂样区域和试件区域,所述砂样区域与所述上游水箱相邻,所述砂样区域用于放置砂样(7),所述试件区域的两侧分别与砂样区域和下游水箱相邻,所述试件区域用于放置无砂混凝土试件(8),所述水袋(9)设置在所述上部区域内,且所述水袋(9)与砂样(7)和无砂混凝土试件(8)的顶面紧密贴合,所述盖板(10)用于封闭所述水袋(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钢外框架(4),所述模型箱(1)位于所述角钢外框架(4)内,且角钢外框架(4)和模型箱(1)之间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供水箱(2),所述第一供水箱(2)与所述上游水箱(5)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一供水箱(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和所述水袋(9)之间设置有橡皮泥止水条(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供水箱(3),所述第二供水箱(3)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袋(9)相通,且所述第二供水箱(3)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供水箱(2)所在位置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水箱(5)与所述砂样区域之间设置有有孔隔板,且所述有孔隔板靠近所述砂样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纱网(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砂混凝土试件测压管(20),
所述无砂混凝土试件(8)底部固定在所述模型箱(1)的底板上,无砂混凝土试件(8)的两侧壁与所述模型箱(1)的两内壁之间通过玻璃胶(27)连接,在其中一侧玻璃胶(27)内设置有流槽(26),所述无砂混凝土试件测压管(20)的一端与所述流槽(26)相通,另一端伸出所述模型箱(1)与测压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砂混凝土排气管(22),所述无砂混凝土排气管(22)的一端与所述流槽(26)相通,另一端伸出所述模型箱(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游水箱(5)相通的上游水箱测压管(15)、与下游水箱(6)相通的下游水箱测压管(16)、与靠近上游水箱(5)的砂样相接触的砂样进口测压管(18)、与砂样区域中位于中部的砂样相接触的砂样中部测压管(19)和与水袋(9)相通的水袋测压管(17),所有测压管均与测压板相连。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的水平渗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砂混凝土试件8与模型箱1用玻璃胶粘接,玻璃胶固化后开始装填砂样7;
放入由聚乙烯薄膜11制成的水袋9,与砂样7和无砂混凝土试件8的顶面紧密贴合后,向水袋9中充入约80%的水,然后放置橡皮泥止水条23并盖上盖板10并固定;
将第二供水箱3的水管与水袋9相连,使水袋9充满水,并将水袋测压管17与测压板相连,升高第二供水箱3至预定位置,并保持高度不变;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打开出水口,逐级升高第一供水箱,每次升高第一供水箱一段时间后读取所有测压管的读数,并用量筒记录出水口13处的流量值,同时观察下游水箱6中是否有砂颗粒沉积,并记录试验时间及水温;
收集下游水箱6中沉积的砂颗粒,烘干、称量并筛分沉积的砂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3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