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检测多用夹持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0153.9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B25H1/16;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2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检测 多用 夹持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电池检测多用夹持工具,包括检测机,所述检测机内设有前后内壁连通外部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用于完成挤压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腔右内壁内设有用于升降所述检测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检测腔上内壁内设有用于夹紧固定电池的夹紧机构,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机械的传动,自动完成对新能源电池的升降以及在升降后对新能源电池的夹紧,不需要人工辅助固定,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且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式,从而便于进行包括跌落、针刺或挤压在内的不同项目,相比于传统的检测装置,本装置能检测的项目增多,极大的降低了检测的成本,且节省来回更换检测工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检测多用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使用,人们对于可再生绿色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为此进行了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研发,从而便于适用汽车等日常交通,以便于缓解日益增长了能源压力;
新能源电池在做检测的时候,需要对电池在过充电、过放电、短路、挤压、针刺、跌落等等方面做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测,而这种种的检测都需要依靠不同的装置完成,检测的成本巨大, 且在不同的检测装置间来回更换,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检测多用夹持工具,克服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检测多用夹持工具,包括检测机,所述检测机内设有前后内壁连通外部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用于完成挤压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腔右内壁内设有用于升降所述检测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检测腔上内壁内设有用于夹紧固定电池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检测腔上内壁内且开口向下的转动圆腔,所述转动圆腔上内壁内设有下内壁连通所述平移腔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能够伸缩膨胀的环形气圈,所述环形腔内还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环形气圈接触的移动柱,所述环形腔靠近所述环形腔中心的内壁设有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柱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所述转动圆腔内滑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内设有两个上下内壁均连通所述转动圆腔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以及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腔靠近所述转动盘中心的内壁的滑动弹簧,所述移动柱下端贯穿所述环形腔下内壁与所述滑动腔上内壁且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下端固定有下端位于所述检测腔内的夹紧杆,所述环形腔上内壁内设有驱动腔,所述转动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贯穿所述转动圆腔上内壁且与所述驱动腔下内壁且与所述驱动腔上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所述环形腔左内壁内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气圈与所述环形腔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用处送气的气泵,所述进气管道下内壁内设有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与外部的出气管道,所述检测机内还设有被所述出气管道贯穿的封堵腔,所述封堵腔内滑动连接有封堵块以及支撑所述封堵块的复位弹簧,所述封堵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绳索以及一根弹性绳,所述驱动腔内还设有用于选择试验项目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检测腔内的圆台,所述圆台内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平移腔,后侧所述平移腔后内壁内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前端动力连接有前端贯穿两个所述平移腔且与前侧所述平移腔前内壁转动连接的从动轴,所述平移腔内滑动连接有平移板与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与所述从动轴滑动连接,所述从动板被所述从动轴贯穿且与所述从动轴螺纹连接,所述平移腔靠近所述圆台中心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平移板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所述平移板与所述从动板上端均位于所述检测腔,所述平移板内设有贯穿所述平移板上端的前后端面的贯通腔,所述从动板上端靠近所述平移板的端面固定有一端位于所述贯通腔内的针,所述平移板内还设有靠近所述圆台中心端面连通所述检测腔的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内滑动连接有从动块以及支撑所述支撑弹簧,两块所述平移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与所述从动块之间通过从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根上端位于所述半圆板内的从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未经王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