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0114.9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岸明;田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
填料支架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限位滑道与滑轨相匹配,滑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滑轨与限位装置连接,填料支架的限位滑道沿滑轨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滑道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内安装固定架的滑轨,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间距为10-20cm,顶部固定杆两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底部固定杆两端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的固定层有2个以上V字型结构的微生物挂膜层连接。
7.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挂膜层的宽度与固定层一致,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为固定层的长度减去0.2m;固定层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网孔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微生物挂膜层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与固定层缝制在一起,缝纫线长与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与底部固定空腔,将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展开成V型板式组合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层的平面尺寸为宽1-2m×长1-2.5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V形板式组合填料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1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手足口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模式显微高光谱成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