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缆接线端头快速折弯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9730.2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永;芦红;伍建成;李彦东;梁苗松;高钟声;曹政伟;彭丁玲;郭浩;张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缆 接线 端头 快速 折弯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接线端头快速折弯组件,包括框架、按压手柄和滑杆,在框架上侧边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设置有滑杆,在滑杆上滑动套设有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在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之间的滑杆上活动连接有按压杆,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的前端通过第一前端竖板、第二前端竖板与框架上侧边的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的后端通过第一后端竖板、第二后端竖板与框架下侧边上的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在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定位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上设置线缆定位组件,避免线缆在进行折弯时,出现窜跑的情况;使用时可根据线缆直径的不同,调节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之间的距离,便于对线缆快速折弯,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头折弯用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电缆接线端头快速折弯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敷设是火力发电厂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在户外施工时,电缆接线是尤为重要而又普遍的,电缆敷设完毕后,会对电缆进行接线,往往需要对电缆端头进行折弯,目前在对电缆进行折弯工作时,一般徒手折弯或者用钳子进行折弯操作,因为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对于线缆密集且空间较小的环境下,较大的折弯器是无法移至现场;用钳子等工具对电缆进行折弯时,容易对电缆外层及线芯造成损伤,而徒手握弯电缆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且折弯出来的电缆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缆敷设施工用缆头快速折弯装置,能够快速对电缆端头进行折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才去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电缆接线端头快速折弯组件,包括框架、按压手柄和滑杆,所述框架上侧边的两角处呈对称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柱,在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的滑杆上分别穿设有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在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之间的滑杆上穿设有按压柱,在所述框架上侧边和下侧边上分别挖设有移动凹槽,所述左承重柱前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端竖板,在所述左承重柱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后端竖板;所述右承重柱前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端竖板,所述右承重柱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后端竖板,所述第一前端竖板的下端和第二前端竖板的下端分别与框架上侧边的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后端竖板的下端和第二后端竖板的下端分别与框架下侧边上的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定位组件,所述按压柱后端垂直设置有手柄。
所述线缆定位组件由L状定位板、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螺栓组成,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上分别设置有两个L状定位板,且所述两个L状定位板呈对称状分布,在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二十个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相邻的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所述每个L状定位板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每个L状定位板分别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与对应的承重柱固定在一起。
所述每个L状定位板的底板呈弧形状分布,且所述每个L状定位板的底板与对应承重柱的外壁紧贴在一起。
所述按压柱的前端穿设在滑杆上,且所述按压柱与滑杆转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滑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按压柱与左承重柱之间设置有配套的螺母,在所述按压柱与右承重柱之间设置有配套的螺母;在所述左承重柱与上框架左侧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螺母,在所述右承重柱与上框架右侧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螺母。
所述支撑柱为两个,呈对称状设置在框架上侧边的两角处,且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的前端分别穿设在滑杆上,且所述左承重柱和右承重柱可沿着滑杆左右移动。
所述框架的左、右侧边上分别挖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产品表面检测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加药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