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825.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王亮亮;杨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5/08;C08K13/02;C08K3/36;C08K3/32;C08K3/22;C08K5/12;C08K3/04;C08K3/26;C08K5/1515;C08K5/098;C08K5/57;C08J9/10;C08J9/08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塑料泡沫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原料组成如下:聚氯乙烯树脂95‑100份、聚醚多元醇10‑15份、异氰酸酯30‑80份、酸酐5‑30份、发泡剂5‑10份、热稳定剂3‑10份、阻燃剂1‑3份、增塑剂30‑55份和填料1‑5份。本发明所述的聚氯乙烯泡沫,力学性能优良、耐热性能好、质轻、成本低、阻燃性好、生产效率高;所述聚氯乙烯泡沫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利于施工、易操作、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泡沫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氯乙烯泡沫材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及其它添加剂制成的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分硬质和软质两类,硬质聚氯乙烯泡沫材料的弹性模量一般比较大,无柔韧性,压缩强度大,应力达到一定值能产生形变,解除应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硬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不吸水、不易燃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包装、保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硬质聚氯乙烯交联泡沫材料的组分主要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发泡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甲酰胺)、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脲酮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酸酐(如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混合得到糊状物料,然后将糊状物料倒入模具中,在压力下升高温度,使模具内部糊状物料温度达到150-200℃,此时PVC树脂发生凝胶,发泡剂分解,模压时间控制为50-60s/mm,降温后开模,得到含有许多微小气泡的预发泡体,最后将预发泡体置于热水或者蒸汽中,加热完成二次膨胀,同时扩散进预发泡休内的水分会和异氰酸酯与酸酐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在泡沫体中形成交联结构,固化得到硬质泡沫。
但是由于PVC树脂本身热稳定性较差,在生产泡沫材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热学稳定性的问题,加入助剂后,力学性能下降,无法保证耐热性与力学性能同时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泡沫,该聚氯乙烯泡沫力学性能优良、耐热性能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聚氯乙烯泡沫,以质量份数计,原料组成如下:
其中:
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环已基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异氰酸酯在预发泡体的制备中可作为增塑剂,在二次膨胀和固化交联时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产生的交联物质可增强泡沫材料。
异氰酸酯水解生成的胺能够和可交联的聚氯乙烯树脂发生交联反应,得到交联聚氯乙烯树脂,从而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溶剂性。
酸酐是邻苯二甲酸酐、琥珀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六氯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二苯醚四酸二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环已烷-1,2-二羧酸酐或甲基六氢苯酐中的至少两种。酸酐可以增加固化交联时二氧化碳的产量,提高发泡倍率,并改进交联网络。
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甲苯、环己烷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热稳定剂为环氧化甘油三酸酯、有机锡181、硬脂酸钾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
热稳定剂中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提高泡沫的韧性和强度,硬脂酸钾和硬脂酸钙提高制备泡沫材料的质量和耐热性,减少膨胀时间。
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