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8361.5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金;刘涛;张延东;秦艳宁;连学超;石诺舟;姜博瀚;徐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外墙 洞口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外墙洞口封堵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耗费工时长,花费的成本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清理孔洞内的垃圾及周边残留的砌筑砂浆,浇水浸湿孔洞及周边范围至少100mm;将堵封模具深入需要堵封的洞口内;将束缚带剪断,堵封模具的四个支撑杆牢固地抵在孔洞的洞壁上;浇注混凝土,将高于墙体混凝土等级一个标号的细砂混凝土充分查捣密实;将堵封板的一面涂刷脱模剂,并插入堵封模具的中心杆上,四周用螺栓固定在腔体上;混凝土成型后,将堵封板从墙体上拆除,堵封模具保留在墙体中。该方法,不需要在结构外侧支设模板,施工简便,封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因主体工程需要,在工程墙体、楼板等构件上会预留孔洞,在施工工序结束后会将孔洞封堵起来。依据孔洞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堵封方法,直径小于50mm的孔洞采用对拉螺杆封堵,大于100mm的孔洞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堵,介于50mm和100mm之间的孔洞采用细石混凝土参照对拉螺杆封堵的方法分次封堵。细石混凝土封堵方法需要在墙体两侧进行吊模施工封堵,当封堵外墙、楼板孔洞的时候工人需在结构外侧支设模板,该施工过程安全隐患大,耗费工时长,花费的成本大,且无法保证封堵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外墙洞口封堵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耗费工时长,花费的成本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孔洞内的垃圾及周边残留的砌筑砂浆,浇水浸湿孔洞及周边范围至少100mm;
(2)将堵封模具深入需要堵封的洞口内;
(3)将束缚带剪断,堵封模具的四个支撑杆牢固地抵在孔洞的洞壁上;
(4)浇注混凝土,将高于墙体混凝土等级一个标号的细砂混凝土充分查捣密实;
(5)将堵封板的一面涂刷脱模剂,并插入堵封模具的中心杆上,四周用螺栓固定在腔体上;
(6)混凝土成型后,将堵封板从墙体上拆除,堵封模具保留在墙体中;
所述堵封模具包括中心杆,中心杆的一端设置四个张开成伞状的支撑杆,支撑杆与中杆转动连接,相对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压力弹簧和束缚带,中心杆上与支撑杆的连接端固定设置限位挡片,束缚带断开后,支撑杆张开至限位挡片,相对的两个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张开角度小于180°;所述堵封板的中心设置与中心杆对应的孔,封堵板的外周设置螺栓孔。
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朝外的面上设置锯齿状凹凸结构。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束缚带卡槽。
所述相对的两个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张开角度为60-12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外墙洞口堵封方法,不需要在结构外侧支设模板,施工简便,封堵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封堵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封堵模具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封堵模具使用状态图;
图4为实施例1封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中心杆;2、支撑杆;3、压力弹簧;4、限位挡片;5、束缚带;6、封堵板;7、孔;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RGV铜板上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