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医疗蛋白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307.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8F283/10;C08F222/20;C08F220/06;C08B31/04;B01J39/00;B01J41/00;B01J43/00;B01J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周芸芸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医疗 蛋白 离子交换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分离医疗蛋白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本申请以酯化淀粉与双酚A环氧树脂为主体材料制备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然后利用原位聚合法将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到树脂基体上,不仅具有工艺路线简单、无污染、能耗小、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改善了传统用于分离蛋白的的离子交换树脂小孔比例过大,交换速度低,交换容量不足、强度差的问题,适宜规模化推广和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树脂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分离医疗蛋白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目前在生物大分子提纯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是根据在一定pH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电荷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方法。离子交换层析过程中离子交换剂的选择至关重要,离子交换剂指的是含有若干离子基团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是通过在不溶性高分子物质(母体)上引人若干可解离基团(活性基团)而制成,根据母体的不同,可以将离子交换剂分为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和离子交换凝胶等。
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树脂的物理结构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凝胶型树脂适合用于吸附无机离子,不能吸附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质,因后者的尺寸较大,不能进入这类树脂的显微孔隙中。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是在聚合反应时加入致孔剂,形成多孔海绵状构造的骨架,内部有大量永久性的微孔,再导入交换基团制成;它并存有微细孔和大网孔(macro-pore),孔道的表面积大,这不仅为离子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接触条件,离子交换速度快,大孔树脂还有耐溶胀、不易碎裂、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耐温度变化,以及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附和交换等优点;因此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在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
目前,用于分离蛋白的离子交换剂主要有弱酸型的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和弱碱型的二乙基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纤维素),但离子交换纤维素存在小孔比例过大,交换速度低,交换容量不足、强度差的问题,限制了应用,因此研发一种新的离子交换树脂非常有必要。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医疗蛋白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路线简单、无污染、能耗小、成本低的特点;利用本发明制得的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孔径分布均匀,大孔比例高,交换容量高,耐磨性、耐高温性能好等优点,适宜规模化推广和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三个方面所述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分离医疗蛋白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配制混合溶液I:
将上述各物质按照其重量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其中,
酯化淀粉的取代度≤0.32,优选≤0.30,更优选0.20~0.30;
2)配制混合溶液II:
将上述各物质按照其重量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I;
3)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消毒马桶盖
- 下一篇:一种确定用户场景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