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590.5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懋;胡在京;钟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9;B01D53/68;B01D53/44;B01D53/14;B01D53/02;B01D50/00;B01D46/00;F23G7/06;F23G7/0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梦媚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方法,所述废气是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依次包括拆解去壳、蒸发干燥和破碎分选,所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拆解去壳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依次通过两级碱液喷淋、精滤除湿、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处理;所述蒸发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依次通过石灰吸附、TO或RTO燃烧方式处理;所述破碎分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依次通过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的方式去除。该废气处理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段处理,从而实现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废气处理的有的放矢,大幅减少二次污染、降低环保运营成本,实现无害化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具有长寿命、高安全、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主流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体系,以平均使用寿命(小型乘用车4-8年,大型商用车3-5年)来计算,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退役高峰期已逐渐来临。
锂离子电池里含有毒有害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构成的混合溶剂),而六氟磷酸锂暴露空气或加热时会反应生成氟化氢、五氟化磷等含氟物质,对环境污染大。此外,废旧锂离子电池种类众多,回收方法多样,在整个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非甲烷总烃、含氟化合物、粉尘等,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达标排放。
申请号为201610872053.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动力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办法”,将有机废气进行气固分离后,在碱液喷淋洗涤后进行冷凝处理,该申请存在有机废气中气固分离困难,碱液洗涤与冷凝处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711464757.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锂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该发明对一级破碎工序、多级破碎分选工序中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干湿过滤;对烘干工序中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干式过滤、冷凝,最终将各工序处理后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排放。虽然该发明将锂电池回收废气处理系统按工序加以区分,但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对含氟化合物的处理,仅仅靠活性炭吸附,很难做到真正的达标排放,同时,不管是从活性炭填充加料的工作强度和频次,还是从污染活性炭危废处理的经济核算,都是不具有推广意义的。
申请号为201910866458.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回收过程中废气净化方法及系统”,该发明将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先经除尘装置去除其中的含尘颗粒物,然后经二段循环吸收塔脱除废气中大部分的含氟组分,脱除含氟组分后的废气通过高温燃烧或中温催化燃烧去除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再经余热回收后进入碱吸收塔去除剩余微量的氟化氢。该发明存在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燃烧效率较低,能耗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大部分进入废水中,会大幅增加废水中COD含量,为后续废水处理带来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对不同回收工序中产生的不同种类、含量和浓度的废气,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段处理,从而实现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废气处理的有的放矢,大幅减少二次污染、降低环保运营成本,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解决了现有的废气处理方法中纯在的非甲烷总烃处理困难、氟元素净化处理效率低、细颗粒粉尘难以收集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方法,所述废气是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所述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依次包括拆解去壳、蒸发干燥和破碎分选,所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拆解去壳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依次通过两级碱液喷淋、精滤除湿、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处理;
所述蒸发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依次通过石灰吸附、TO直燃或RTO燃烧方式处理;
所述破碎分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依次通过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的方式去除,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辊联动手动精确调控卷板机
- 下一篇:一种无管箱圆筒的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