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5375.1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王茜;赵坡;汪思涵;昝雨尧;潘敏荣;戈悦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卡口 数据 快速路 车辆 od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卡口的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而获得预处理数据;
步骤S2:定义车辆出行链,并结合所述预处理数据对车辆单次出行轨迹进行OD提取;
步骤S3:分析步骤S2所获得的车辆单次出行轨迹的完整性并将所述车辆单次出行轨迹进行分类;采用最短路径搜索的原理对不同类别的车辆单次出行轨迹采用不同的OD点确定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快速路出行涉及的第一地面、上匝道、主线、下匝道、第二地面,将车辆单次出行轨迹的分为不同情况的28种类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OD点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卡口空间位置关系进行OD点确定,根据有无卡口设备进行OD点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O点确定方法具体包括:直接确定O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第一地面卡口最近的下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O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主线卡口最近的上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O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下匝道卡口最近的上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O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D点确定方法具体包括:直接确定为D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第一地面卡口最近的下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D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主线卡口最近的上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D点;采用最短路搜寻距离下匝道卡口最近的上游的无卡口上匝道估计为D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车辆单次出行轨迹进行OD提取的具体过程包括:
基于所述预处理数据,筛选卡口类型为入口或主线或出口的记录后,将车牌号码去重,得到使用快速路的车辆,并将所述使用快速路的车辆定义为快速路车辆;
基于所述快速路车辆的车牌号码,从所述预处理数据集中提取快速路车辆的所有过车记录;
基于所述快速路车辆的所有过车记录,按照车牌号码、经过时间排序,生成所述快速路车辆一天的出行链;
以预设速度阈值为划分间隔,判断相邻两条卡口的过车记录是否属于同一次出行;若相邻两条过车记录之间的速度小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则打断出行链,两个打断点之间的轨迹即单次出行轨迹;将所述快速路车辆一天出行链的所有相邻两条过车记录都判断完成后,得到快速路车辆出行次序划分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为5km/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包括卡口过车记录表和卡口点位信息表,所述卡口过车记录表包括车牌号码、卡口编号、日期和过车时间,所述卡口点位信息表包括卡口编号、卡口名称、经度和纬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卡口数据的快速路车辆OD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卡口过车记录表中的数据冗余情况、车牌丢失情况和车牌失准情况进行处理;对卡口定位信息表中的点位经纬度校核和点位分类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3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