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液控制阀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5276.3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王小军;夏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7 | 代理人: | 李丽 |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可变 凸轮 正时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液控制阀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该油液控制阀包括阀芯,在所述阀芯的侧面上沿所述阀芯的轴向设置有第一挡油圈和第二挡油圈;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阀芯容纳孔,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芯容纳孔内且可沿所述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阀芯的侧面、所述第一挡油圈、所述第二挡油圈与所述阀体的内侧面围成油液容纳腔,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与所述油液容纳腔连通的供油油道,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液控制阀,可以实现供油功能,而且仅需阀体一个部件就可以形成供油油道,并实现所需的供油功能,不需要再设置衬套和壳体等部件,从而可以简化油液控制阀的结构,既便于生产,也便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液控制阀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
背景技术
可变凸轮正时系统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广泛。通过利用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气门相位器调节气门的开闭时间,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扭矩,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
油液控制阀是可变凸轮正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可以根据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来切换通往气门相位器的油液通道并控制油液流量,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气门相位器转角的目的。
因此在油液控制阀的结构中需要构造合理的油道结构。
现有的油液控制阀的供油油道需要利用阀体、衬套、外壳三者共同围成,结构比较复杂,也不便于修理和更换。
所以,如何简化油液控制阀的结构,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油液控制阀供油油道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液控制阀,包括:
阀芯,在所述阀芯的侧面上沿所述阀芯的轴向设置有第一挡油圈和第二挡油圈;
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阀芯容纳孔,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芯容纳孔内且可沿所述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阀芯的侧面、所述第一挡油圈、所述第二挡油圈与所述阀体的内侧面围成油液容纳腔,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与所述油液容纳腔连通的供油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不同横截面上,所述供油油道包括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阀体的内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所在的所述阀体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油道所在的所述阀体的横截面之间;
当所述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挡油圈阻隔于所述油液容纳腔与所述第二油道之间,所述油液容纳腔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
当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油圈阻隔于所述油液容纳腔与所述第一油道之间,所述油液容纳腔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可选地,沿从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所述供油油道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供油油道为螺旋形,且所述螺旋形供油油道的旋转轴为所述阀体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供油油道的数量为至少2个,各所述供油油道沿所述阀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外壁开设有挖空区,所述外壁的壁体阻隔于所述挖空区与所述阀芯容纳孔、所述供油油道之间。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外侧面沿所述阀体的周向设置有螺纹。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所在端部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所在的截面与所述阀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内孔为六边形,且所述六边形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阀体的轴线上。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加工工艺为金属注射成型工艺。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孔所在横截面位于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易剥离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