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鲁棒容错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4788.8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缑林峰;李慧慧;刘志丹;孙楚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C9/00 | 分类号: | F02C9/00;F01D21/00;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最大 推力 状态 容错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鲁棒容错控制器。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产生控制输入向量u并输出给发动机本体,气路部件故障诊断模块诊断发动机的气路部件故障,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的健康参数h,利用内部设计的若干鲁棒控制器计算得到适应的鲁棒控制器,该鲁棒控制器根据参考输入r和测量参数y的差值e产生控制输入向量u。本发明能够在发动机机气路部件故障的情况下在最大推力状态依旧对真实发动机进行良好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发动机在最大推力状态的性能,使发动机气路部件故障时在最大推力状态不仅稳定工作,并且具有最优的性能,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鲁棒容错控制器。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控制系统容易受到工作条件,发动机性能下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并且很难事先知道外部干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由于飞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非常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所以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鲁棒控制器,用于在外部干扰信号,噪声干扰,未建模的动态特性和参数变化的情况下稳定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战斗机由于需要实现高机动性,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状态的性能及安全性至关重要。传统的鲁棒控制器虽然可以对发动机在最大推力状态实现稳定控制。然而,现代战机对航空发动机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并且由于发动机工作环境的恶劣多变,发动机故障约占飞机总故障的1/3。其中,气路部件故障占发动机总体故障的90%以上,其维护费用占发动机总体维护费用的60%。为了保证发动机安全工作并使故障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性能来保证飞机安全飞行或具有高的机动性,必须对故障的发动机性能进行恢复,并且对发动机进行容错控制,保证控制系统正常稳定工作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研究发动机气路部件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气路部件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在航空发动机出现气路部件故障时通过修正控制规律,使得发动机的推力与油门杆始终匹配,有效的保证了发动机的推力。然而,这些设计方法并没有解决当前控制器和发动机模型不匹配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的问题。当发动机发生气路部件故障时,发动机在同一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根据正常状态的发动机模型设计的控制器一般无法保证气路部件故障时发动机的性能,甚至无法保证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鲁棒容错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在最大推力状态能够在发动机机气路部件故障的情况下依旧对真实发动机进行良好控制,保证发动机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的性能,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鲁棒容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和气路部件故障诊断模块;
其中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气路部件故障诊断模块与航空发动机本体以及航空发动机上的若干传感器组成气路部件故障调度控制回路;
所述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产生控制输入向量u并输出给航空发动机本体,传感器得到航空发动机测量参数y;控制输入向量u以及测量参数y共同输入到气路部件故障诊断模块,气路部件故障诊断模块诊断发动机的气路部件故障情况得到航空发动机的健康参数h,并输出到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
所述最大推力状态鲁棒控制器组容错控制模块内设计有若干鲁棒控制器,所述鲁棒控制器是利用若干线性不确定性发动机模型而分别设计得到的,所述线性不确定性发动机模型是对航空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下的、不同气路部件故障下的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后再加入摄动块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