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3764.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20;C09D7/44;C09D7/47;C09D7/65;C09D7/63;C09D5/16;C08J7/046;C08L27/06;C08L33/12;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23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耐黄变 塑料 涂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属于涂料涂层技术领域。该涂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计的组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消泡剂、润湿剂、成膜助剂、脱泡剂、流平剂、增稠剂、流变助剂、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其得到的涂层的硬度优异,要比市售的其他同类型的塑料涂层透光率,耐黄变性能优异,能够对塑料板材表面起到极强的装饰和保护功能。另外,该涂层在PVC(聚氯乙烯),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高附着力和优良的耐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传统的溶剂型油漆虽然有着较好的性能,但由于其采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会挥发到空气中,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理念。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涂料,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是替代传统溶剂型涂料的理想产品,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相对于传统油漆而言,水性漆以水为分散剂,因此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挥发,具有环保无毒、不含重金属、不易燃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耐黄变性是油漆抵抗黄变的能力,多数塑料用油性漆漆在高温、光照等条件下会变黄,塑料久而久之将显得陈旧。另,现有的塑料漆膜存在附着力差、硬度低、易黄变和透光性不好等问题,故严重制约了其在对黄变和透光要求较高的工程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硬度的水性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30~40份、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30~40份、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1~0.5份、成膜助剂3~5份、脱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增稠剂0.1~0.5份,流变助剂0.1~0.5份、pH调节剂0.1~0.5份,水1~18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40份、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39份、消泡剂0.8份、润湿剂0.5份、成膜助剂5份、脱泡剂0.3份、流平剂0.5份、增稠剂0.1份,流变助剂0.3份、pH调节剂0.5份,去离子水13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合物;所述润湿剂为碳氢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所述脱泡剂为矿物油改性聚醚酯;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类。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增稠剂为疏水基改性的乙氧基聚氨酯水溶性聚合物;所述的成膜助剂为二乙醇单丁醚和二丙二醇丁醚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塑料为PVC,PC和PMMA;所述流变助剂为生物环保型蓖麻油衍生物;所述pH调节剂为有机硅类多功能pH调节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高透光耐黄变塑料涂层制备方法、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散剂、消泡剂、流变助剂、pH调节剂,去离子水;
首先将上述分散剂、消泡剂,流变助剂,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得到分散液;
往上述分散液中加入pH调节剂进行分散,得到所述的步骤一,备用;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消泡剂、润湿剂、成膜助剂、脱泡剂、流平剂、增稠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
- 下一篇:弓头左右可调型充电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