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3470.8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温凯华;吴运峰;吴梦晨;温苑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8 | 分类号: | F26B11/18;F26B25/18;F26B25/02;F26B21/00;F26B25/12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母片 生产 烘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包括外壳和减速机,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且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壳和内胆之间组成热风腔,所述内胆内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顶端穿过内胆,所述内壳的内壁上亦安装有轴承座并和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云母片的烘干均匀性,而且设置的托板和托盘能够转动,使得装置在烘干的过程中云母片缓慢转动,能够有效提高烘干的效果,使得云母片烘干的更加均匀和全面,并且有效提高了云母片的烘干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母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云母片中的气泡内常含有水分,尤其在高频下,因为这些气泡电离作用加强,使得损耗显著地增大,甚至导致介质击穿。若使用含有可见气泡的云母片制成电容器,很可能成为电容器失效的隐患。除此以外,由于气泡的存在,还能导致云母片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增大。
现有的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其内部热风流通不够均匀,由此可能导致云母片烘干的不够均匀全面,抗张强度低,从而导致利用云母纸生产其他云母制品时利用率低下,其次由于传统的烘箱都是一层一层托盘放置在烘干箱内胆里,由于托盘数较少使得每次烘干的云母片数量较少,从而烘箱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及其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其内部热风流通不够均匀,由此可能导致云母片烘干的不够均匀全面,抗张强度低,从而导致利用云母纸生产其他云母制品时利用率低下;
2)由于传统的烘箱都是一层一层托盘放置在烘干箱内胆里,由于托盘数较少使得每次烘干的云母片数量较少,从而烘箱影响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云母片生产用烘箱,包括外壳和减速机,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且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壳和内胆之间组成热风腔,所述内胆内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顶端穿过内胆,所述内壳的内壁上亦安装有轴承座并和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板,且托板上放置有托盘,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内壳的左侧外壁上安装有高温运风马达,且高温运风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耐热风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进风管,且进风管与热风腔相连通,所述外壳的正面安装有电器面板,且电器面板上安装有数显温控器和操作按钮,所述外壳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地脚,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外壳的顶端安装有排气盖并与该出气孔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正面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外壳的正面和箱门的靠近外壳的一面上均焊接有凸圈,位于箱门上的凸圈比外壳上的凸圈尺寸大,便于箱门上的凸圈卡合在外壳上的凸圈以提高密封性,且安装在箱门上的凸圈内圈贴合有密封封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壳和内胆均为单面开口的腔体,所述内壳的两侧皆均匀开设有通孔,用于热风进入内胆的内部,所述内胆的底端对称焊接有两个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端与内壳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所述发热管安装在安装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的两端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旋转轴的中部截面为方形,所述旋转轴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卡槽和螺纹孔,且旋转轴两侧等距开设的卡槽和螺纹孔为错位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