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3299.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东;崔云龙;宋嘉梁;张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洪琴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微量 泄漏 监测 系统 | ||
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包括缓冲罐装置和液位监测装置,液位监测装置包括差压变送器;缓冲罐装置包括缓冲罐、设置在缓冲罐底部的底部接管,底部接管位于换热器的水侧出口管顶部且与其导通;缓冲罐一侧面不同高度上分别伸出的两根连接管与差压变送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根连接管分别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差压变送器的水平位置低于缓冲罐最底部的高度。本发明依托将监测瞬时量转化为监测累积量的思路,通过形成顶部空间,测量泄漏气体在此处积聚导致的空间液位变化引起的压力差变化,进而监测到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事件的发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系统运行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化工等行业系统上游工艺出口燃气温度较高,携带大量热能,如不予回收会造成能量的巨大浪费。如在燃气轮机TCA余热回收系统中,上游高温燃气与自凝汽器出来的常温凝结水通过换热器换热,既能满足燃气降温工艺需求,又加热了凝结水,回收了能量,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随系统运行,管内外介质长期冲刷、腐蚀造成气水换热器破裂也是一种可能的意外事故,一旦换热器内部管束发生破裂,凝结水有进入燃气侧可能,随燃气夹带进入下游工艺,这在燃气轮机运行中属于不可接受事件,会严重影响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要求安全系统必须做好换热器泄漏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泄漏问题。
换热器整个管程大范围破裂是一种极少的意外事故,一旦出现,会给下游工艺造成巨大波动,比如TCA系统出口凝结水会超温、超压。目前常见的换热器泄漏监测系统多为在换热器进、出口管路安装压力、温度监控仪表。然而引起下游超温、超压的原因较多,针对该类大缺口破裂工况,现有监控系统需要进行多因素分析,逐项剔除后方能确认问题,此时采取对应应急措施,可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而且换热器在实际运行期间最容易发生的应属于轻微泄漏这类工况。该类工况几乎不会引起超压,短期不会对下游工艺带来影响,换热器出口压力、温度监控系统在运行期间也很难发现异常。此时两侧介质的互相泄漏会一直存在而系统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换热器出口气体中夹杂的凝结水在下游低温段凝结析出,会对下游工艺带来巨大危害。同时泄漏孔会逐渐增大,最终演变成气水换热器大范围破裂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尽早的发现换热管泄漏,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包括缓冲罐装置和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包括差压变送器;所述缓冲罐装置包括缓冲罐、设置在缓冲罐底部的底部接管,所述底部接管位于换热器的水侧出口管顶部且与其导通;所述缓冲罐一侧面不同高度上分别伸出的两根连接管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根连接管分别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差压变送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缓冲罐最底部的高度。
优化的,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还包括五阀组,所述五阀组设置在差压变送器上方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
优化的,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还包括就地液位计,所述缓冲罐的另一侧不同高度上伸出的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对应与所述就地液位计的两端连接。
优化的,所述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四开关阀和第五开关阀。
优化的,所述缓冲罐的高度范围是1m-1.5m。
优化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到所述缓冲罐顶部的距离和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缓冲罐底部的距离范围为0.1m-0.15m。
优化的,所述缓冲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缓冲罐顶部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为倒U型,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优化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缓冲罐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
优化的,所述底部接管与所述换热器的水侧出口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且所述底部接管的直径不小于换热器的水侧出口管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