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的电网支撑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3200.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孙健;范书豪;许恩泽;汪海涛;李建伟;刘重洋;李二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肖佳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梯次 利用 电站 电网 支撑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的电网支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站调峰期间,计算储能电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占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充电补偿系数;对计算的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充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充电补偿系数,作为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电站调谷期间,计算储能电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占各子系统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放电补偿系数;
对计算的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放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放电补偿系数,作为向电网释放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计算储能电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占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充电补偿系数,包括:
根据各储能变流器PCS从禁止放电状态到禁止充电状态的功率与时间曲线,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Wi_Charge:
其中Pi_Charge(t)表示储能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子系统充电功率,t为时间,Δti_Charge表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运行周期T内从禁止放电状态到禁止充电状态的运行时间;
计算储能电站运行周期T内全站的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Wsum_Charge: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充电补偿系数ki_Charge:
对实时计算的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充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充电补偿系数,作为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包括:
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执行电网支撑任务时,计算充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Pi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Qi:
其中kf和kv分别为充电调频系数和调压系数,Pn_i和Q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额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fn_i和U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额定频率和电压,Δfi和ΔU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频率偏差和电压偏差;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Pi_Charge_s和无功功率Qi_Charge_s:
Pi_Charge_s=ki_Charge×Pi
Qi_Charge_s=ki_Charge×Qi;
计算储能电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占各子系统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放电补偿系数,包括:
根据电站中各子系统中从禁止充电到禁止放电的功率与时间曲线,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Wi_Discharge:
其中Pi_Discharge(t)表示储能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子系统放电功率,t为时间,Δti_Discharge表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运行周期T内从禁止充电状态到禁止放电状态的运行时间;
计算运行周期T内全站的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Wsum_Discharge: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放电补偿系数ki_Discharge:
对实时计算的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放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放电补偿系数,作为向电网释放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包括:
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执行电网支撑任务时,计算调频支撑有功功率Pi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Qi:
其中kf′和kv′分别为放电调频系数和调压系数,Pn_i和Q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额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fn_i和U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额定频率和电压,Δfi和ΔU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频率偏差和电压偏差;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向电网释放的有功功率Pi_Discharge_s和无功功率Qi_Discharge_s:
Pi_Discharge_s=ki_Discharge×Pi
Qi_Discharge_s=ki_Discharge×Qi。
2.一种适用于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的电网支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子系统EMS以及电池管理子系统BMS;
所述电池管理子系统BMS提供禁止放电和禁止充电信号,或者提供荷电状态SOC由储能变流器PCS或能量管理子系统根据荷电状态SOC执行禁止放电和禁止充电的控制;
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计算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及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并发送给能量管理子系统EMS;第i个功率变换子系统接收能量管理子系统EMS发送的充电补偿系数,将计算的充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充电补偿系数,作为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电站调谷期间,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计算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及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并发送给能量管理子系统EMS;第i个功率变换子系统接收能量管理子系统EMS发送的放电补偿系数,将计算的放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分别乘以放电补偿系数,作为向电网释放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能量管理子系统EMS电站调峰期间,计算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之和以及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占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充电补偿系数发送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电站调谷期间,计算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之和以及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占各储能变流器PCS在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之和的比例,作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放电补偿系数发送给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
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计算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包括:根据各储能变流器PCS从禁止放电状态到禁止充电状态的功率与时间曲线,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Wi_Charge:
其中Pi_Charge(t)表示储能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子系统充电功率,t为时间,Δti_Charge表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运行周期T内从禁止放电状态到禁止充电状态的运行时间;
计算储能电站运行周期T内全站的最大可利用充电电量Wsum_Charge: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充电补偿系数ki_Charge:
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计算的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放电调频支撑有功功率Pi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Qi,具体为:
其中kf和kv分别为充电调频系数和调压系数,Pn_i和Q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额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fn_i和U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额定频率和电压,Δfi和ΔU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频率偏差和电压偏差;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Pi_Charge_s和无功功率Qi_Charge_s:
Pi_Charge_s=ki_Charge×Pi
Qi_Charge_s=ki_Charge×Qi
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计算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包括根据电站中各子系统中从禁止充电到禁止放电的功率与时间曲线,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运行周期T内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Wi_Discharge:
其中Pi_Discharge(t)表示储能电站调峰期间第i个子系统放电功率,t为时间,Δti_Discharge表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在运行周期T内从禁止充电状态到禁止放电状态的运行时间;
计算运行周期T内全站的最大可利用放电电量Wsum_Discharge: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放电补偿系数ki_Discharge:
电站调谷期间,第i个功率变换子系统,计算调频支撑有功功率Pi和调压支撑无功功率Qi,具体为:
其中kf′和kv′分别为放电调频系数和调压系数,Pn_i和Q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的额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fn_i和Un_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额定频率和电压,Δfi和ΔUi分别为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并网节点电网频率偏差和电压偏差;
计算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向电网释放的有功功率Pi_Discharge_s和无功功率Qi_Discharge_s:
Pi_Discharge_s=ki_Discharge×Pi
Qi_Discharge_s=ki_Discharge×Q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2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志抓取方法、装置和转接模块
- 下一篇:一种气水换热器微量泄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