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调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936.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发;刘启航;毛红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198 | 分类号: | G02B7/198;H01S3/10;H01S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陈栋梁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d 侧面 模块 晶体 调校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调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所述的晶体棒调校系统与方法包括光学器件、晶体棒固定装置、晶体棒调节装置、LD侧面泵浦模块,晶体棒,所述光学器件包括氦氖激光器、光阑片、反射镜,所述晶体棒固定装置包括铁质套管、橡胶套管、手动旋转台,所述晶体棒调节装置包括三维调整架、直线滑轨滑台,所述晶体棒包括晶体棒(垂直面)、晶体棒(切面)。本发明的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调校系统与方法以便捷的方式将晶体棒放入LD侧面泵浦模块中,调节过程中操作简单,且有一定的精度保证,有效的解决了国内现阶段在加工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安装与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D侧面泵浦模块的晶体棒调校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现阶段侧面泵浦激光器多采用环形三向泵浦的方式,此侧面泵浦模块使用的晶体棒端面为垂直面,可以根据水平射入晶体棒的光路来对晶体棒的俯仰、水平、高度进行调节,但对于本发明涉及的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端面为切面,且切角为布鲁斯特角,光路在射入此类晶体棒时不再是水平射入,使得调节此类晶体棒的水平、俯仰、高度变得困难,若使用国内现阶段侧面泵浦安装晶体棒的方法,存在精度低,可控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调校系统及操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调校系统,包括LD侧面泵浦模块及其中的晶体棒,其特征在于LD侧面泵浦模块中晶体棒的截面有切角,切角为布鲁斯特角,且表述为切面晶体棒,还包括:光学器件、垂直面晶体棒、晶体棒固定装置、晶体棒调节装置,所述光学器件包括氦氖激光器、光阑片、反射镜,所述氦氖激光器用于光源的发出,所述光阑片用于光路的水平调节,所述反射镜用于光束的路径调节,所述晶体棒固定装置包括铁质套管、橡胶套管及手动旋转台,铁质套管用于晶体棒在受压固定下的保护作用,橡胶套管用于保护晶体棒的作用,所述手动旋转台用于调节晶体棒的轴旋转角度,所述晶体棒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晶体棒的水平移动、俯仰角度、高度,保证晶体棒在推入侧面泵浦模块时与侧面泵浦模块的孔径在一个同心轴上;所述晶体棒包括垂直面晶体棒、切面晶体棒,所述垂直面晶体棒通过光路的水平射入,垂直面晶体棒在调节装置上进行水平、俯仰、高度的调节,之后将所述垂直面晶体棒取下调节装置,将所述切面晶体棒放入调节装置中,再依据已测量的垂直面晶体棒的水平、俯仰、高度的状态,再进行LD侧面泵浦模块中的晶体棒的轴旋转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氦氖激光器的光束输出端口、光阑片的通光口、反射镜的镜面反射点都必须和晶体棒切面的长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水平面的高度由氦氖激光器的光束输出端口高度决定。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棒固定装置包括套管和手动旋转台,套管用于固定和保护晶体棒和手动旋转台用于对切面晶体棒的轴旋转调节,使切面晶体棒在推入侧面泵浦模块时保持同一水平状态,且调节切面晶体棒的角度时,保证切面晶体棒切面的长轴与输入光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上设置有水平调节螺钉、高度调节螺钉、俯仰调节器件及反射镜面,所述反射镜面放置于反射镜一侧的中心位置,所述水平调节螺钉位于反射镜面的左下角,所述高度调节螺钉位于反射镜面的右上角,所述俯仰调节器件位于反射镜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三维调整架、直线滑轨滑台,直线滑轨滑台包括工作平台和直线导轨,三维调整架对晶体棒进行俯仰和高度的调节,三维调整架放置于直线滑轨滑台的工作平台上,直线滑轨滑台的工作平台沿直线轨道滑动,并且三维调整架上放置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旋转台通过螺丝固定在三维调整架上,且三维调整架通过螺丝固定在直线滑轨滑台的工作平台上,手动旋转台中刻度罗盘腔内壁上有螺钉和螺钉,随着调节螺钉的旋紧逐渐贴紧刻度罗盘内腔中的铁质套管直至完全固定切面晶体棒,根据刻度罗盘上的角度刻度,通过旋转刻度罗盘对切面晶体棒进行轴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猪瘟病毒重组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