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有机肥料辅助制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2720.6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荣 |
| 主分类号: | C05F17/914 | 分类号: | C05F17/914;C05F17/964;C05F17/971;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2C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有机肥料 辅助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有机肥料辅助制备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面设有发酵箱,发酵箱内前端设有纵向放置的移动板,发酵箱前端面凹陷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输出端朝后的电推缸,电推缸的电推杆端部通过电推块与移动板前端面中心固接;发酵箱正上方设有横向悬空放置的粉碎箱,粉碎箱内中部设有横向放置的隔板,粉碎箱内被隔板分为上下两个粉碎腔,每个粉碎腔内均斜对向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粉碎机构。本发明解决了有机肥原料粉碎不彻底、有机肥制备成本增加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且整体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粉碎效果及均匀性,降低制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有机肥料辅助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有机肥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现有的对有机肥原料的粉碎大多粉碎的不彻底,粉碎的不均匀,粉碎效果不好会影响后续加工并且影响有机肥的质量,以往的有机肥制备很多步骤都是人工完成的,这大大影响了制备效率。此外,传统的有机肥制备时,粉碎与发酵装置独立,增加装置的制造及购买成本,使得有机肥制备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型有机肥料辅助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有机肥料辅助制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顶面设有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内前端设有纵向放置的移动板,所述发酵箱前端面凹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输出端朝后的电推缸,所述电推缸的电推杆端部通过电推块与移动板前端面中心固接;所述发酵箱正上方设有横向悬空放置的粉碎箱,所述底板顶面四个拐角均设竖向放置的支撑腿,每根所述支撑腿顶端分别与粉碎箱底面对应的拐角固接;所述粉碎箱内中部设有横向放置的隔板,所述粉碎箱内被隔板分为上下两个粉碎腔,每个所述粉碎腔内均斜对向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粉碎机构;
所述粉碎箱顶面前端设有贯穿的粉碎进料筒,所述隔板后端部设有贯穿的连通料孔,所述粉碎箱顶面前端设有贯穿的粉碎出料筒,所述粉碎出料筒底部外边沿设有螺纹连接的出料斜筒;位于出料斜筒下方在所述发酵箱顶面设有贯通的发酵进料筒,所述发酵箱后端面底部设有贯通的发酵出料筒,所述发酵出料筒外边沿设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
优选地,位于移动板前端面四个拐角对应的位置在所述发酵箱前端面均设有贯穿的滑筒,所述移动板前端面四个拐角均设有横向放置的滑杆,每根所述滑杆前端均滑动贯穿对应的滑筒,且每根滑杆外端均设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粉碎腔内顶面中部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座,所述U形座两侧面均安装有贯通的被动轴承;所述粉碎腔内一侧安装有输出端朝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端贯穿一侧的被动轴承,且所述主动轴外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粉碎腔内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插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外端贯穿另一侧的被动轴承,且所述从动轴外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上交替螺旋套设有正向绞刀,所述从动轴上交替螺旋套设有反向绞刀。
优选地,所述底板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所述滚轮支架的开口内均通过轮轴与滚轮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线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推缸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荣,未经陈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并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内窥显微物镜
- 下一篇:一种微波产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