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及筛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42716.X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丹华;刘丹东;李廷辉;金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测测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B5/40 | 分类号: | B03B5/40;B03B7/00;B29B17/02;B08B3/02;B08B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塑料 筛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包括:壳体;双层淋洗组件;分层槽;帽体;直线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帽体设置;以及弯折杆,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帽体上和所述分层槽的开口上,所述弯折杆的中部通过滑块往复滑动设置在直线轨道上,以使得所述帽体或所述分层槽交替正对双层淋洗组件设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置于分层槽的容纳腔内进行分层处理;之后依次采用充水、充油和再充水以完成微塑料粘附筛分;再采用双层淋洗组件淋洗及提取微塑料。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土壤中微塑料,配以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微塑料提取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及筛分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由于这种材料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较大的强度重量比、生物惰性、耐用性等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从家庭用品到个人卫生用品,从服装、包装到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自20世纪50年代被投入大规模生产以来,世界塑料产量呈现出了指数增长的趋势,由上世纪50年代的500万吨上升到2016年的3.22亿吨。
在享受塑料制品为生活增添便利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材料对环境的危害。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的塑料废物直接排放到海洋环境中,其余大部分的塑料废物则排放到土壤和淡水中,其中的微粒颗粒则随着时间推移和外部环境作为主要或次要微塑料进入土壤环境中。微塑料作为一种持久性的污染物,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目前基于普遍的认知塑料颗粒有三种可能的毒性作用:其一是微塑料本身的化学毒性,其二是吸附在微塑料上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其三是微塑料添加剂的浸出,包括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等。虽然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危害研究不多,但微塑料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因此,植被土壤中微塑料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土壤中微塑料中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和有机质,给小粒径微塑料的提取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针对小粒径微塑料的筛分一般采用采样浮选分离法。但该方法分离不了出许多高密度塑料,例如PET,PVC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取土壤中的微塑料。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土壤中微塑料,配以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微塑料提取速度。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筛分装置,包括:
壳体;
双层淋洗组件,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双层淋洗组件包括上下串接设置的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且第一圆台的侧面向其中心轴凹陷成弧形,第一圆台的下台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台的上台面的直径;过渡柱,其设置在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之间,且过渡柱的长度小于第一圆台的高度的1/3,过渡柱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第一圆台的下台面的直径;锥形腔,其倒置成型在第一圆台的上台面上,且锥形腔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台的上台面圆周重叠分层槽;环形缓冲槽,其成型在第二圆台的上台面上,且环绕过渡柱的下端设置;环形缓冲槽的外圈与第二圆台的上台面圆周重叠设置;且环形缓冲槽的容积小于分层槽的容积;冲洗液箱,其成型在所述第二圆台内;冲洗液管Ⅰ,其一端连通至冲洗液箱的内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锥形腔;升降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双层淋洗组件下方,且升降组件的上端固定至第二圆台的下台面上;环形收集槽,其套设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且第二圆台的下台面的圆周投影入环形容纳槽的环形开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测测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中测测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