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2350.6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瑞;孟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搜搜中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80/00;G16H20/90;G16H10/60;G06F21/62;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沈蒙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临床 多维 数据 量化 诊断 | ||
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诊断系统包括用户端、云服务器、多维数据库和诊断端;用户端上设置有供患者登录的第一诊断平台;诊断端上设置有供医生登录的第二诊断平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第一诊断平台、第二诊断平台和多维数据库。本发明通过建立多维数据模型,从多个维度、水平汇总、处理大量患者信息,并作出针对性分析,方便医生快速获取不同关键词在时间维度上的所有信息,帮助医生更加全面、高效的了解病人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设置的模型加密模块,有效保护病人隐私,减少患者顾虑,利于医患沟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
背景技术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治疗耗时长,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反复诊断,通过综合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医生通过网络很难进行中医诊断,一般需要患者和医生面对面进行,局限性较大,且网络诊断容易造成患者信息泄露,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多维数据库是指将数据存放在一个n维数组中,而不是像关系数据库那样以记录的形式存放。因此它存在大量稀疏矩阵,人们可以通过多维视图来观察数据。多维数据库增加了一个时间维,与关系数据库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快反应时间,提高查询效率。因此可以借助多维数据提高中医诊断的效率和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本发明通过建立多维数据模型,从多个维度、水平汇总、处理大量患者信息,并作出针对性分析,方便医生快速获取不同关键词在时间维度上的所有信息,帮助医生更加全面、高效的了解病人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设置的模型加密模块,有效保护病人隐私,减少患者顾虑,利于医患沟通。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诊断系统包括用户端、云服务器、多维数据库和诊断端;用户端上设置有供患者登录的第一诊断平台;诊断端上设置有供医生登录的第二诊断平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第一诊断平台、第二诊断平台和多维数据库;第一诊断平台包括第一身份验证模块、信息录入模块、诊断申请模块、第一沟通模块和诊断结果查询模块;第二诊断平台包括第二身份验证模块、病情获取模块、第二沟通模块和诊断结果反馈模块;云端服务器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多维数据模型建立模块、模型分析模块、模型加密模块和存储模块;多维数据模型建立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立方体生成单元、曲线生成单元;模型加密模块包括密钥随机生成单元、密钥发送单元和密钥匹配单元。
优选的,第一诊断平台和第二诊断平台分别为同一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患者版本和医生版本。
优选的,用户端和诊断端为智能手机、手表、手环或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信息录入模块包括个人信息录入单元和疾病信息录入单元;疾病信息录入单元采用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形式,录入患者的疾病症状。
优选的,数据处理单元收集信息录入模块的所有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和储存。
优选的,建立的多维数据模型为星型模式、雪花模式或事实星座模式。
优选的,远端服务器为多维OLAP服务器。
优选的,病情获取模块包括密钥验证单元、多维模型查看单元和信息曲线调取单元。
优选的,模型分析模块采用钻取、切片、切块以及旋转操作。
上述的一种中医临床多维数据量化诊断,诊断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搜搜中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搜搜中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