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个压差产生组件的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275.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赖逢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个压差 产生 组件 转子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压差产生组件的转子结构,包含一转轴、一转子本体、一包含多个第一压差产生块的第一压差产生组件与一包含多个第二压差产生块的第二压差产生组件。第一压差产生块的一第一平均宽度在一延伸方向存在一第一趋势变化。第二压差产生块的一第二平均宽度在延伸方向存在一第二趋势变化。第一压差产生块产生至少一第一气流,并自第一压差产生组件流向第二压差产生组件,第二压差产生块产生至少一第二气流,并自第二压差产生组件流向第一压差产生组件,藉以达到气流双向流通进而达到散热降温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压差产生组件的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成动能的装置,在现今社会中颇为普遍且应用极为广泛。马达通常包含马达框架、转子结构与定子结构。在马达将电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中,电流会在定子结构上的定子绕组导通,藉以产生电流磁效应。然而,在导通的过程中,会因为线圈本身所包含的电阻,使得电流会有所损耗,进而产生多余的热能。若这些热能累积过多或温度过高就有可能会对马达内部的元件产生破坏,造成马达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如何将马达产生多余的热能排除是一件极为重要的课题。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转子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转子结构的运转状态的温度位阶分布图;以及,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的转子结构的运转状态的风速位阶分布图。如图所示,一种转子结构PA1,包含一转轴PA11、一转子本体PA12与二转子端板PA13a、PA13b。转子端板PA13a、PA13b连结转子本体PA12的两端。转子本体PA12套设于转轴PA11,并开设有多个内部通道PA121。
如图2与图3所示,转子结构PA1在运转状态下的温度位阶分布图以及风速位阶分布图。在此需说明的是,温度位阶是一种温度区间的概念,每一个温度位阶都包含一个实际温度区间,且温度位阶越高,表示所包含的实际温度区间越高。例如:温度位阶1指摄氏温度11度至20度,则温度位阶2则表示摄氏温度21至30度…以此类推。同理,风速位阶亦是相同的概念。
从附图可以看出,转子结构PA1的温度位阶7,也就是温度最高的地方,分布在转子本体PA12的中心区域,且范围几乎占了转子本体PA12的三分之一。而温度位阶从温度位阶7的区域分别往两个端部的方向递减,也就是说,转子结构PA1的温度分布是从中心的温度最高分别往左右两侧递减。
而从附图也可以看出,内部通道PA121内风速位阶几乎都落在风速位阶2与-2之间,并没有办法明确的看出内部通道PA121内的气流是否为双向流通还是都是从其中一个端部流向另一个端部。如果是从其中一个端部流向另一个端部,就会造成在出气流处温度较高的问题。此外,内部通道PA121内的风速位阶也偏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结构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在现有技术中,转子结构的温度偏高,且占据大部分的转子本体,以及转子结构的内部通道的风速没有明显的双向流通以及风速偏低等问题。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压差产生组件的转子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压差产生组件的转子结构,包含一转轴、一转子本体、一第一压差产生组件与一第二压差产生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