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062.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虞建业;王彪;吕红梅;时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16/14;C08F226/02;C08F212/12;C08F220/34;C08F212/08;C08F283/06;C08F226/04;C09K8/584;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分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含有醚键亲水单体、季铵盐阳离子单体等和相转移剂及溶剂合成一种功能性超分子驱油剂。本发明利用功能性超分子驱油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团使岩石更具亲水性,降低原油与岩石相互作用,改善油藏润湿性;利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界面活性,增加原油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提高原油增溶能力;利用阳离子及苯环基团,特别地可降低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分子间相互作用,降凝降黏,降低渗流阻力,解决常规聚合物驱油剂效能低等技术难题,与常规聚合物驱油剂相比较,使用功能性超分子驱油剂可使原油采收率再提高5%~10%,提高了油田三次采油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分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石油在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石油行业提供更多的石油产品。自2010年以后,我国大部分油田长时间处于不间断开采状态,近乎所有国内油田已处于高及特高含水期,但仍可利用聚合物驱油技术继续开发。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是全世界对石油领域开发的核心问题。三次采油技术是提高石油采收率中最有效的一种手段,经过20多年研究与实践,中国化学驱的技术与规模等方面已排在世界前列,聚合物驱能提高采收率10%,聚合物驱已成为一项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油田推广的三次采油中取得明显效果的驱油剂主要有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两大类。聚合物主要通过利用水溶性聚合物强的增粘能力,在油藏中增加驱替相粘度,改善流度比,调节地层渗透率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目前已工业化的驱油聚合物只有PAM、HPAM、羟乙基纤维素等为数不多的几种,而这几类聚合物在耐剪切、耐高温、抗电解质方面均存在一些缺陷。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进而起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因此,研发兼具表活剂和聚合物的作用的化合物就成了高分子表活剂分子设计的重要思路。
高分子表活剂是一种新型单一组份的化学驱油剂,从三次采油的聚合物驱和表活剂驱设计思想衍生而来,以柔性聚丙烯酰胺碳氢链为骨架,引入多种带有表面活性功能的功能基团。高分子表活剂从分子结构分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亲水主链含有疏水侧基,第二,疏水主链含有亲水侧基,第三,亲疏水嵌段。目前应用于三次采油的高分子表活剂主要是以亲水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为主,通过共聚带有表活剂的亲水单体形成,其分子结构主要为烷基,磺酸基及具有表活性的功能基团,主要是可改善聚丙烯酰胺稳定性能的刚性基团如苯环,吡咯,噻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的环保校服面料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