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微小水珠粘附的面料超疏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1542.5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严杰;赵素花;盛宇;黄政清;陆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素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1/79;D06M11/76;D06M13/262;D06M13/46;D06M11/45;D06M13/2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陆黎明 |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微小 水珠 粘附 面料 疏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微小水珠粘附的面料超疏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甲基丙烯酸树脂和无机纳米颗粒分散于分散体系中配成复合乳液,将复合乳液在80~100℃反应1~10h;步骤二、将复合乳液加入软水稀释,然后分别加入低表面能助剂与交联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抗静电剂与柔软剂,得到整理助剂;步骤三、将面料放置在整理助剂中浸渍,然后取出面料经过轧车除去面料吸收的多余整理助剂,最后将面料烘干与定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达到150°接触角,小于10°的滚动角,5级防水;(2)对于5uL以上的水珠皆能使其滚落,不易粘附;(3)大幅减少了微小水滴的粘附,达到了真正的超疏水抗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防水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微小水珠粘附的面料超疏水方法,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量众多的防水产品纷纷涌入纺织市场,从拼多多10元三件的涤氨防水T恤,到年前大火的不沾伞,再到叠加了品牌效应的强防水冲锋衣,几乎随处可见防水产品。但其质量良莠不齐,电商的夸张宣传神话了其实际效果,让广大消费者误解了当下防水产品的发展现状,实则不利于功能性产品的推广。
防水剂品类细分为C8/C6/C0类,本质上都是通过降低纺织品表面的表面能来达到防水效果。荷叶效应主要是指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荷叶效应除了表面能低的原因外,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荷叶表面形成的许多微米纳米级别的绒毛,该绒毛与水滴构成了CASSIE-BAXTER疏水模型,使得荷叶达到了超疏水不沾液的效果。目前市场大多数助剂并没从这个角度出发,现有产品大多只注重防水而不注重超疏水。超疏水之于防水的区别在于:水滴与纺织品的接触角高于150°而滚动角低于10°,一旦纺织品达到超疏水效果,才能真正做到防水抗污。常规防水的接触角过低,滚动角过大,没有一定的倾斜角水滴难以滚动滑落;且一旦面料受到挤压摩擦,水滴还是容易被压进面料造成沾湿。
常规的纺织品比如涤纶,其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既不能电离,也不能传递电子,容易产生和积聚电荷,再加上涤纶纤维中极性基团很少,疏水性大,因此,电荷散逸困难,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静电。而一旦产生静电,就会对微小的灰尘、水珠产生吸附性,该吸附性大大影响了超疏水的表现。
鉴于以上不足,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止微小水珠粘附的面料超疏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面料防水等级低、超疏水抗污效果差;
(2)小水珠易粘附在面料表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微小水珠粘附的面料超疏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树脂和经圆磨机研磨的无机纳米颗粒分散于分散体系中配成复合乳液,将复合乳液在80~100℃反应1~10h;分散体系中含有分散剂;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复合乳液加入软水稀释,然后分别加入低表面能助剂与交联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抗静电剂与柔软剂,得到整理助剂;
步骤(3):将面料放置在整理助剂中浸渍,然后取出面料经过轧车除去面料吸收的多余整理助剂,最后将面料烘干与定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包括主分散剂与助分散剂;主分散剂采用碳酸镁,主分散剂在复合乳液中的重量含量为0.05~0.2%;助分散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磷酸钠,助分散剂在复合乳液中的重量含量0.005~0.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甲基丙烯酸树脂加无机纳米颗粒在复合乳液中的浓度为20~100g/L。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取1~2份复合乳液加入5份软水稀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素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素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杆减振的双环形强磁体阵列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