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频率分解的全息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40346.6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桑新柱;李会;陈铎;彭程;赵昕;颜玢玢;王葵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3H1/22 | 分类号: | G03H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郭亮 |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频率 分解 全息 显示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全息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频率分解的全息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先获取待显示图像;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得到预设数目的目标频率信息;分别根据目标频率信息确定对应的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分别对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进行编码,以得到全息图;将全息图分别加载至与全息图对应的空间光调制器中进行联合再现,以显示全息图像。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可针对空间光调制器的不同调制特性进行频率分解行为,以最终提高计算全息再现质量,并且,在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也可保证在计算时间这一维度上的高效性和实时性,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计算全息显示成像质量较差和计算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息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频率分解的全息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息显示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原理进行的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理想三维显示方式。
全息显示的具体方式存在多种,比如,传统的光学记录全息术,但是,传统的光学记录全息术只能利用全息干板将物光的复振幅信息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对于光学实验环境要求复杂,并且,难以实现动态的大尺寸的三维显示。
可见,传统的光学记录全息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和全息图显示设备的迅速发展,计算全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实现全息三维显示的重要手段。该手段不受记录介质特性的影响,能够构建出复杂甚至非真实存在的物体。
可见,直接采用数字处理方法获得全息图,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计算全息再现技术却受限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像素结构和调制模式等特性,不仅在生成全息图时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还带来了再现像质量的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目前人们对三维显示效果的要求。
可见,目前,计算全息再现技术存在着计算速度慢和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计算全息显示成像质量较差和计算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于频率分解的全息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频率分解的全息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图像;
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得到预设数目的目标频率信息;
分别根据所述目标频率信息确定对应的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
分别对所述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进行编码,以得到全息图;
将所述全息图分别加载至与所述全息图对应的空间光调制器中进行联合再现,以显示全息图像。
优选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包括反射式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透射式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所述全息图包括第一全息图、第二全息图;
所述将所述全息图分别加载至与所述全息图对应的空间光调制器中进行联合再现,以显示全息图像,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全息图加载至与所述第一全息图对应的反射式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中,将所述第二全息图加载至与所述第二全息图对应的透射式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中进行联合再现,以显示全息图像。
优选地,所述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包括第一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第二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
所述分别对所述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进行编码,以得到全息图,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采用相息图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一全息图;
对所述第二全息面复振幅分布信息采用振幅型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全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算法部署和性能测试的平台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层转移梳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