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抗病毒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9688.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陶则满;李建科;刘艳军;许丁帆;范丽娜;鲜睿;于祎晗;徐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H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抗病毒 突变体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抗病毒突变体的筛选方法,步骤如下:⑴番茄带病毒无菌苗的获取;⑵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⑶将番茄愈伤组织分割成小块,转接到再生培养基中,再添加一定的渗透压逆境,培养条件为24h光照,光照强度2000Lx,培养温度23±1℃,并通过再生芽生长状况,初步筛选抗病毒再生芽,再经病毒检测,即得番茄抗病毒突变体。本发明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在离体条件下,通过逆境筛选,使得组织中某些抗病毒细胞的竞争优势,筛选出番茄抗病毒突变细胞系,再经过离体再生技术获得抗病毒植物,从而为番茄抗病毒育种提供良好的抗性种质资源。同时,也可为其他植物抗病毒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番茄抗病毒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是造成多种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病原之一,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给农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被称为植物的“癌症”。由于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广泛,又是胞内寄生,植物病毒病的防治非常困难。一般化学药物很难破坏病毒结构,目前尚未发现某一种农药能够一次根治植物病毒病。
目前,常规的抗病毒育种工作量大、育种周期长、缺乏抗病毒种质资源,不易获得稳定遗传的抗性基因,且存在远缘杂交不亲和等问题。
在番茄的基因库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抗病毒种质资源,因此,不能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进行抗病毒品种培育,虽然目前一些研究通过转基因的手段可以解决某些植物病的问题,但由于试验方法的局限,不能获得具备普遍性的抗病毒效果。同时转基因植物品种在释放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这一技术也没有广泛应用。
植物组织脱毒培养虽可获得番茄脱毒苗,是目前脱除植物体内病毒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脱毒不等于抗病毒。番茄脱毒苗不具有抗病毒能力,且植物组织脱毒培养费工费时,每次繁殖时都要重新进行脱毒培养,且在露地栽培过程中,会发生再次病毒感染现象,因此其在应用上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番茄抗病毒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番茄抗病毒突变体的筛选方法,步骤如下:
⑴番茄带病毒无菌苗的获取
选取带卷叶病毒番茄盆栽苗,剪取健壮的茎段,剪去叶片及叶柄,在超净环境中剪成带一个腋芽的茎段,70%乙醇浸泡30s,然后用含2.0%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5min,冲洗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并将茎段两端各剪去3mm,接种到MS培养基上进行腋芽萌发培养,培养条件为连续光照,光照强度2000Lx,培养温度25±1℃;
经过20d初代培养,将萌发的腋芽从基部剪切,接种到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获得番茄组培苗,备用;
⑵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
取步骤⑴获得的番茄组培苗,剪取叶柄,接种到含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1.0~2.0mg·L-16-苄氨基腺嘌呤/6-糠氨基嘌呤/玉米素+1.5~2.0mg·L-12,4-D+30.0g·L-1蔗糖,培养基pH为5.8,7g·L-1琼脂粉固化;
培养条件为:24h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Lx,培养温度为25±1℃;
⑶抗病毒再生芽的逆境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驻车时省力的摩托车挡泥板
- 下一篇:互联网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