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9449.0 | 申请日: | 202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赛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1;G01J3/28;G01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快速 线型 光谱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包括共轭分束模组、线型光谱模组、可见光成像模组三个部分;共轭分束模组通过分束器将一部分的光直接成像于相机上,采集到二维图像,其像面与线型光谱模组相机像面共轭;线型光谱模组对待测物体的狭缝对应线型区域所反射光线进行衍射分光,由感光芯片拍摄分光衍射光线;可见光成像模组对待测物体实时成像,并且和线型光谱模组对应线型探测区域相结合标定位置以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所探测线型区域。本发明通过分束镜将光谱与实时成像相结合,无任何机械移动装置,低成本快速准确地得到目标线型区域在连续波长通道下的光谱信息,克服了传统型高光谱成像技术价格昂贵操作费时难度大,难以定位等局限性,避免了操作复杂的扫描成像,大大提高了光谱数据采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成像光谱仪以多通道光谱技术为基础,集光学成像和光谱测量为一体,可以同时获取目标的图像信息和对应的光谱信息。成像光谱仪能够对物质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测量和处理,具有分析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材料、农学、地质勘探、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安全检测等领域。目前,传统的成像光谱仪根据其扫描方式分为摆扫式成像光谱仪、推帚式成像光谱仪、凝视型成像光谱仪。摆扫式也称为揺扫式、光机扫描式,利用线探测器接收目标各波段信息。其机械装置比较复杂笨重。推帚式利用面探测器接收目标个波段的信息,其推扫所需空间较大,且对推扫平台精度要求较高,机械装置复杂。凝视型高光谱成像利用声光可调谐滤波器、渐变滤光片等分光等方式分光,但目标的图像信息与光谱信息不能同时提取,后期数据处理比较困难,并且空间分辨率有限,光谱通道数也有限制。可以看到传统高光谱成像系统均需要机械空间扫描或波长扫描,成像方式复杂,时间冗长且价格昂贵。并且往往获得信息多于所需信息数十倍,资源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束镜将光谱与实时成像相结合,无任何机械移动装置,低成本快速准确地得到目标线型区域在连续波长通道下的光谱信息,克服了传统型高光谱成像技术价格昂贵操作费时难度大,难以定位等局限性,避免了复杂的扫描成像,可大大提高光谱数据采集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共轭分束模组、线型光谱模组、可见光成像模组三个部分;共轭分束模组通过分束器将一部分的光直接成像于一相机上,采集到二维图像,其像面与线型光谱模组相机像面共轭;线型光谱模组对待测物体的狭缝对应线型区域所反射光线进行衍射分光,由感光芯片拍摄分光衍射光线;可见光成像模组对待测物体实时成像,并且和线型光谱模组相结合标定探测位置以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所探测线型区域。
所述的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其中共轭分束模组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成像镜头、透镜,分束器,被测物反射光进入成像镜头经过成像于透镜后经分束器以一定的分光比进行分光,使得可见光成像模组像面与线型光谱模组相机像面共轭。
所述的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其线型光谱模组依次包括狭缝、透镜、光楔、光栅、光楔、透镜、感光芯片。
所述的可见光成像模组由透镜和相机构成。
所述的相机与线型光谱模组所探测区域相关联标定,即相机成像自动标识线型光谱模组所探测区域。
采用上述一种低成本快速线型光谱成像系统对待测物进行探测时,相机自动获取探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线型光谱模组自动获取狭缝所对应线型区域每个点的光谱信息,两者位置信息通过预先标定相互关联,通过观察相机成像即可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所探测线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9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