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具有音圈马达的镜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8036.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太红;杨川;王建文;江海霞;蒋磊;李邓峰;居远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14 | 分类号: | G02B3/14;G03B5/00;G03B13/36;H02K4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液体 镜头 马达 具有 组件 | ||
1.一种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包括多个子马达部分,所述多个子马达部分可独立控制,所述子马达部分包括:
不动件部分;其中,所述不动件部分包括马达基座部分、固定于所述马达基座部分上的线圈和线路板;所述马达基座部分包括基板部分和线圈固定基座,所述线圈固定基座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分的前端面的两端,所述线圈一侧固定在所述线圈固定基座上,所述线圈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沿着光轴方向相对于所述不动件部分可运动的可动件部分;其中,所述可动件部分包括与所述线圈相对设置的磁石和U型隔磁片,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U型隔磁片的内侧壁的内侧面上,所述U型隔磁片形成的隔磁空间中由内向外依次容纳所述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线路板;
连接弹片,分别连接液体镜头与所述可动件部分,所述可动件部分在光轴方向受到作用力时带动所述连接弹片挤压所述液体镜头,使得所述液体镜头的焦点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和/或相对所述光轴发生偏移;其中,所述连接弹片的下部与所述U型隔磁片内侧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片为片弹簧,在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大于所述连接弹片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
驱动电路部分;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驱动和霍尔一体式集成芯片,所述驱动和霍尔一体式集成芯片位于所述线圈的中心并固定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驱动电路部分通过与所述线路板相连接,从而对所述可动件部分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马达部分还包括支撑和悬挂所述可动件部分的上部支撑弹片和下部支撑弹片,其中,
所述上部支撑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线圈固定基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U型隔磁片的顶部;
所述下部支撑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部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U型隔磁片的侧壁。
3.一种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包括多个子马达部分,所述多个子马达部分可独立控制,所述子马达部分包括:
不动件部分;其中,所述不动件部分包括马达基座部分、相对所述马达基座部分固定的U型隔磁片和磁石;所述马达基座部分包括基板部分和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分的前端面的两端;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U型隔磁片外侧壁的内侧面上,所述U型隔磁片形成的隔磁空间中由外向内依次容纳所述磁石、线圈和线路板;
沿着光轴方向相对于所述不动件部分可运动的可动件部分;其中,所述可动件部分包括所述线路板和固定于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上的所述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磁石相对设置;
连接弹片,分别连接液体镜头与所述可动件部分,所述可动件部分在光轴方向受到作用力时带动所述连接弹片挤压所述液体镜头,使得所述液体镜头的焦点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和/或相对所述光轴发生偏移;其中,所述连接弹片的下部与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隔磁片侧壁具有沿光轴方向的开口,所述连接弹片通过所述开口带动所述线路板运动;所述连接弹片为片弹簧,在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大于所述连接弹片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
驱动电路部分;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驱动和霍尔一体式集成芯片,所述驱动和霍尔一体式集成芯片位于所述线圈的中心并固定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驱动电路部分通过与所述线路板相连接,从而对所述可动件部分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马达部分还包括支撑和悬挂所述可动件部分的上部支撑弹片和下部支撑弹片,其中,
所述上部支撑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线路板;
所述下部支撑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线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马达部分的基板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式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弹片为片弹簧,在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大于所述连接弹片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80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